之所以会看这本书,有这么几个原因——
1、想学的东西很多,可以用来学东西的时间太少;
2、想学的东西似乎很多,可是真正坚持学下去的很少;
3、年纪大了似乎就变笨了,学东西太慢太难了。
大概是有很多和我有相同想法的人,所以才会有人写了这本书吧。
关于学习,普遍存在几个误区:
1、一万小时定律。
很多人被一万小时定律困扰,觉得学会一样东西要花一万小时,实在太难了,也太久了,哪有那么多时间呀。
可事实上,一万小时是达到专家水平需要投入的时间,而我们大多数人并不需要在任何感兴趣的领域都成为专家呀。
2、三十不学艺。
倒不是说三十是个明确的界限,而是说很多人在离开学校之后就不再学习,觉得学习是在学校里才要做的事,年纪大了就不用学习,也学不会新东西了。
孔子说这句话的时代和今天相去甚远,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和社会发展速度也远低于今天,如果还刻板遵循老夫子的成见,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只能等着被淘汰了。
本书的作者提到,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有两种常见的思维模式——僵固式思维模式和成长式思维模式,前者认为天赋就是能力本身,后天无法改变;后者则认为“真正哺育天赋的是反复的练习和长期的坚持”。
而且神经学家发现人的大脑是可塑的,和肌肉一样,锻炼得越多,发育得越好。
这些研究结果都充分表明,学习可以是终身的行为。
3、以为学会了就等于会用了。
以学语言为例,书本知识学得好,考试成绩好,并不意味着可以与人顺利沟通,这一点大家在多年的英语学习中应该都有体会。
4、初学时效果不好,就觉得自己没有天赋、失去信心,进而放弃。
书中有一个观点,“刚开始学习时,不要盲目追求质量,相反,必要的训练量和训练速度才是制胜法宝。
作者分享了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观点——
把陶艺课的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的评分标准是做出来的陶艺作品数量越多,分数越高;第二组的评分标准是作品质量越好,分数越高。
结果出人意料:质量最好的作品全部出自以量为标准的第一组。
因为他们在制作大量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失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做出来的作品越来越好;而第二组因为太过重视质量,把精力都用在了去想怎么能做得完美,反而阻碍了实践和提高。
有没有觉得这个错误的思路很熟悉?
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些人的问题在于,初学时效果还不赖,于是沾沾自喜就此满足没有进步,比如我。学烘焙和学插画都是这样。
本书中的学习主要针对的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作者列举了10个快速习得技能的方法,我把它们按阶段做了以下划分——
准备阶段:选择方向、集中精力、制定目标、分解技能、获取工具、扫除障碍、腾出时间;
操作阶段:计时训练、数量和速度;
反馈阶段:及时反馈。
说起来其实很容易,只是很少有人去总结归类,形成一个方法论体系。
接着作者还列举了自己在一年时间里学会的6种技能来验证这套方法的可操作性,认真读了其中两种,确实不到20小时就学会了,虽然整个过程真的只是学会而已,可是很多时候学会也就够用了。
划重点——
1、这是一套普遍使用的技能学习方法,更是一个检查清单。在学习新技能时,针对不同的技能选择合适的方法,不是每一样技能都需要用到所有方法;
2、知道的理论再多,去做去练习才是唯一的出路。
从秋叶大叔的写作营学到的知识点之一是要把书上的理论与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践行清单,才能真正把书本收归己用。
于是结合作者的理论,搭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框架——
Step 1: 明确学习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去学习;
Step 2: 充分了解要学会该样技能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列成图表,逐个设定完成时间;
Step 3: 去搜索该领域权威人士的书或教程作为学习资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对我个人来说,知识类学习看书更有效,技能类学习有示范操作的视频或线下课程更有效;
Step 4: 对照10个方法清单,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Step 5: 每天腾出60分钟专注练习,对情绪障碍保持觉察并随时清理;
Step 6: 将练习作品及时发布到学习群里或社交平台上检验效果,记录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总得来说,这本书的理论部分有些啰嗦,干货不足;例证部分虽然详细充足,占了全书超过2/3的篇幅,可是个人觉得作用不大,原因有三:
首先,这些技能并不一定是读者感兴趣的;
其次,作者对自己新技能习得过程的描述并不能很清晰地看出前文提到的10个方法是怎样运用的;
此外,对技能学习的过程用了大量冗长的文字来描述,如果是不熟悉该技能的读者,即便对该技能有兴趣,也很难读得下去(作为一个瑜伽练习者,我很认真地读了瑜伽那一章,数次读不下去);如果是熟悉该技能的读者,没有读的必要呀,而且很可能反而会读出一些谬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