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我去带女儿到奶奶家吃饭,她说:“南南明天没时间,所以今天想和她在家里玩,不去奶奶家吃饭。”我吃完饭回家,发现门反锁着,她没做面条,也没有南南来家里玩过。
中界:关了两道门,还反锁,肯定做贼心虚。果然是为了在家玩平板,南南根本没来过,这是说谎?!为什么不实话实说?难道说了,我就一定不让你玩了吗?!
内界:生气 恼火 担心 矛盾 无力 疲惫 平静 欣喜
自我核对:我为什么会生气?
于女儿核对(睡前才核对):
每次她一个人或者南南来玩,她都是关了两道门,并且反锁的。因为木门上有钥匙,如果不反锁,等于只关了铁门,铁门上有个孔,虽然把它堵了,但是这样就更安全了。
今天一开始南南没来,女儿以为她还没放学,就在玩猫咪,等她放学。妈妈打电话来时,她正等南南来,想跟她玩,因为平时周五放学她都会来。后来去敲门,没人开。回来玩了平板,过了一会又去敲门,还是没人开,以为她们出去吃饭了,女儿回来一个人就又开始玩平板。
不和妈妈直接说想在家里玩平板,是因为妈妈又是直接收走平板,都没有商量的余地。
自我一致性表达:
(与她核对前)其实在楼下按门铃时,听到她很急地说话,感受过她带给我的感受:着急,不耐烦,希望我不追问,要点挂电话。这本身就有点让我怀疑,当时我觉得这么大的孩子,由她自己决定吧!我选择信任她。
我的信任在开门后发现被利用了,一种被耍的感觉,让我有点恼火。特别是我想到,她谎话说得那么自然,明明南南刚才没来过,说得像真的一样,我对撒谎很反感,当时有一丝担心:要是撒谎成习惯,那可怎么办?
其实,她撒谎不过是为了能在家里玩平板,也是她想办法的一种。如果我抓住这次不放,等于强化了它,即使以后遇到事情真的一点变通也不会,任何时候死板到“实话实说”到底是好呢?还是不好呢?我忽然很矛盾,觉得自己其实是不喜欢她对我撒谎,也担心她真的很老实,要吃亏。我自己内心矛盾了。
她说要是说实话,怕我不同意。看来我在她眼里还是一个带着权威的妈妈,让她有惧怕,没能让她放松到想说什么就说出来。我还需要继续努力,特别是这一次,就是一次做功课的机会。
该表扬,也不行!毕竟,玩了一个多小时,时间也有点长了,况且说好自己烧面条,还没烧过。
对外一致性表达:我从奶奶家给你带了菜,你赶紧自己烧吃的。
(与她核对后)对内一致性表达:原来我先入为主地认为反锁了门就是做贼心虚,南南虽然没来,看起来构成了她撒谎的样子,其实是有原因的呢!我平时有时看她玩平板,直接收走了,简单又粗暴,让孩子不能对我敞开心扉,说真实的想法。
对外一致性表达:你能自己安排时间,真要表扬,有安全意识,这很好。虽然有时不同意,但妈妈还是希望你能表达真实的想法,这样就不会有误会了。
一致性行为:她进厨房烧晚饭,我在餐桌边坐着,她中途出来叫妈妈,我说:“妈妈现在不想和你说话。”之后我在客厅折衣服,陪小宝读故事书。她来分享学校的事,考试进步了,牙齿掉了一颗。我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故意说奶奶家烧了很多好吃的菜,她有点懊恼,有点生气,说我故意说这些的。
睡前和她核对,肯定她做的好的地方,真诚和她沟通。
限制性信念:撒谎就是不好的
打破限制性信念:核对才能把自己从中界解救出来,特别是和对方核对更重要。即使真的说谎,一定是需求没得到满足才催生了谎言,透过行为,看到更深层的原因,往往是自身需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