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公元960——987年)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福建、莆田、湄州岛、贤良港人氏。父亲林愿,母亲王氏。
宋朝建隆年间福建莆田出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后来的名声与地位超过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伟士,成为和孔子、黄帝齐名的国家公祭之人。这不能说不是奇迹,那么她又是怎么达到那么光辉的地位的呢?
1、观音菩萨送龙胎,焚屋救亲美名扬。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
话说北宋年间,福建莆田的海边上有一个世代以打渔为生的小渔村,叫做贤良港。贤良港内有一户姓林的渔民,名叫林愿。这个林愿有一个温柔贤慧的妻子,村里人都叫她王氏。
王氏一连为林愿生了五个女儿,却只有一个儿子。从前渔民出海打鱼靠的都是男劳力,女人吗,都是呆在家里补网晒鱼,外面用不上的。那林愿因为只有一个儿子,夫妻二人便有些不甘心,小夫妻商量着要再生一个儿子。
王氏为了得到儿子,还特地去观音菩萨面前烧香许愿,没想到还真怀了一胎。
北宋建隆元年,即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这天。渔村许多人都亲眼目睹了天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流星,呼啸着从迵深的天空落在村边的大海里。
瞬间整个天空彤云辉映、流光溢彩,一圈巨大的红光笼罩着林愿家,整个村庄香风细细、金光闪闪。就在这时,林家的小女儿出生了。
说来也怪,那林家的小女儿自出生后直到满月一直不哭。其父又是诧异,又是喜欢,将她取名叫做林默。因是求了观音菩萨才得到的,虽然是个女的,林愿夫妻依然爱如掌上明珠。
却不料那林默自幼绝顶聪明,八岁入学,读四书五经常常能过目不忘,不过几年便把常人一生才能掌握的知识读了个精光。
令人惊讶的是,小小林默对天文知识极感兴趣,经常把老师问得目瞪口呆。她的老师见她学有余力,便去弄了许多晦涩难懂、佶屈聱牙的断简残篇让她去啃,却不料那林默也能全都熟记于心,只是未能全解其意而已。
一日,来了一个须发皆白的游方道士,特地收了林默为徙,为她解释她心中所有未得之思,并把一身的本领传授给她。从那以后林默不但精通天文,而且能够依靠占卜、兑卦来预知休咎事。
那林默虽然天性聪颖,但也顽劣难训,总是背着她父亲与家人下海游泳,时日一长,练就了一身精悍的水上本领。可以几日几夜泡在海中不必上岸,却也毫发无损。
古时女人是不能脱光了下海的,林默的行为,引来了村里许多人的风言风语,把她父亲气得吹胡子瞪眼,也曾下死笞楚过,但就是不能改变林默嗜水如命的个性。其父也无可奈何。
一次,她的父亲和哥哥又要出海捕鱼。林默根据所学天文知识揣度几天以来的天象,判断出一两天内必有风暴。
于是林默就苦苦劝阻其父出海,不料她的父亲觉得她幼稚无知,并不相信她的判断,只是根据自己多年的老经验行事,执意要出海打鱼。
林默见说不动其父,只得要求随船前去,她的父亲拗不过她,只得让她随行。不料当天下午返航时,果然遇到了大风浪而翻了船。
林默凭着一身过硬的水上本领把她的父亲救到了木船的桅杆上,但是他的哥哥却被大浪卷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风平浪静时,林默又一次驾船出海救她的哥哥,但是她的哥哥已经不幸遇难,林默竟然奇迹般地找回了他哥哥的尸体。
一次,她所在的渔村集体组团出远海捕鱼,林默的父亲因为身体有恙未能成行。
及至村民船队返航之时,忽然遇见前所未有的雾霾,那雾霾就像浓烟一样,从四面八方翻腾着滚滚而来,刚刚的晴天白日瞬间变成了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船队辨不清返航的方向,只在海里团团打转,整整一下午,直到夜幕降临还未回村。
林默熟悉天文知识,她知道再过几个小时将有暴风雨要来临,船队的渔民们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事关重大,林默苦苦思索破解之策,经过内心的痛苦挣扎后,她终于开口向她父亲提议,把自家的房子放火燃烧,作为船队的导航灯。
林默的父亲也知道船队已是岌岌可危,为了救下同村的渔民,也只好答应这么办了。
于是林家的房子燃起了熊熊大火,很快,船队回到了码头。
刚刚下碇未稳,大风就席卷着暴雨铺天盖地而来。一时之间,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大风卷起海浪像一堆堆雪山一样压向海岸。
村民们眼里流着热泪,纷纷拜倒在林默父女俩的面前。
自从这次事件以后,村里所有人都对林默交口称赞、另眼相看。
第二天风平浪静、阳光明媚。村民们全部出动,东家拿一根柱,西家挑一些瓦,各出其有、各尽其力。不过几天一幢崭新的林家的房子拔地而起。
02、舍己救人登仙境,巾帼林默封夫人。
话说林默同村之中,有一个与林默自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男青年,名叫杨生全。此人长得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虽说是渔民世家出生,但却极有才华。
他与林默互相爱慕,情爱甚笃。
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瘟疫夺去了杨生全的生命。杨生全的死使得林默痛不欲生,从此她发誓不再嫁人,一心钻研医学,把她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治病救人上。
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这天,因为台湾彭湖发生流行性霍乱。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组织了一队热血沸腾的青年,采集了一批治霍乱的药材匆匆用船送往澎湖,不幸在离澎湖不远的海面上翻了船。
林默凭着她娴熟的水上本领,一连救起了包括台湾青年在内的五名男青年。但是她的头部却不慎被飞速倒下的桅杆击中,当场牺牲。
据说当她去世时,在场的许多人都听到了天空中响起了音乐,在如火一样的彩云中,隐隐看到林默身着彩衣、骑着天马、凌空飘飘而去。
林默升天以后,村里人为了纪念她,在村里建了庙宇,每当村民们有事不能决之时,就到林默神像前拜祭卜卦。那逢年过节时更是热闹非凡,方圆几里之内的人都来拜祭她。
因为林默神像有求必应,非常灵验,就像妈妈一样和蔼善良,于是世人称之为妈祖。
但是那湄洲岛贤良港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弹丸之地,死后的林默,又是如何让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为她建了一万六千多座妈祖庙的?又是如何让世界上两亿五千万人,对她顶礼膜拜、敬若天神的?
这还要从宋朝说起,话说宋太祖赵匡胤乘着带兵出征,手握兵权之时,在陈桥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逼着后周恭帝乖乖地将皇上的宝座禅让与他。
随后赵匡胤在河南开封建立了北宋都城。林默也正是在这改朝换代、动乱不安之时来世上走了一遭。
那河南离福建远隔千山万水,北宋朝廷由于与北面的辽国、西面的蒙古在边疆上纠缠不休、连年征战,并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管理,这一块还是蛮夷之地的福建。
因此林默虽是德泽一方,却在北宋的一百六十多年的历程中湮没无闻。公元1127年宋徽宗与宋钦宗父子被金国活捉,北宋灭亡。
后来侥幸逃脱的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于1127年在临安建立南宋政权。临安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浙江与福建即是邻居又是一样的面向大海,许多的物质流动和对外贸易都要依靠海上运输来完成。
在那浩翰无垠的茫茫大海中航行,上靠不到天,下顶不到地,左扳不到树,右扯不到藤,碧波万里,一片蓝汪汪的深不见底。
“船”是生命的唯一依靠。说不害怕,那是自欺欺人而已,其实每一个出海之人心里都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只不过从业时日久了,习以为常罢了。
然而妈祖拥有“乘席渡海、踏浪寻兄、普渡众生、可以使一切危难转危为安”的神力,可以力挽一切狂澜。自然妈祖成为了所有航海人的心灵寄托。
宋高宗统治前期在围剿海盗的过程中,以及几次朝廷航海事务中,妈祖频频显灵数次。宋高宗鉴于当时国家发展和人民信仰的需要,于公元1156年首次将林默册封为“灵惠夫人”。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南宋的九位皇帝一共对林默进行了十三次的册封,一直从“灵惠夫人”一路上升为“济妃”。
03、妈祖庇佑下西洋,普济天妃震寰宇。
元朝的九十八年历程中,历代皇帝对妈祖林默进行了五次册封,将林默提到“天妃”的位置。
但这时妈祖虽然在国内名声大噪,却仍未走向外国。真正将妈祖的神光普照到全世界的时侯是在明朝。
公元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命令郑和率领二百四十艘,由二万七千四百多名官兵组成的特大船队下西洋访问沿海的国家。
为了保证出海安全回返,出洋之前明成祖亲自率领郑和下西洋的队伍在临安妈祖庙祭祀了妈祖。
郑和大船队在海上航行中,郑和每天清早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沐浴焚香,在妈祖面前虔诚祷告,保佑一路平安。说来也很神奇,船队在航行中有好几次遭遇风暴,但祷告妈祖后都能化险为夷。
古人有文为证:
“溟渤之间或遇风涛,即有神灯烛于帆椅,灵光一临,即变险为夷,虽在颠连亦保无虞。”
郑和带着他的船队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每到一个国家,除了带去许多明朝的特产进行贸易外,还带去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同时也向所到国家宣扬妈祖普渡众生的精神,并在所到处建造妈祖庙,宏扬妈祖精神。
郑和船队无形之中成了妈祖精神的播种机。
明朝洪武五年时,即公元1372年,朱元璋已经册封妈祖为“感应圣妃”,后来永乐帝朱棣又将妈祖封为“普济天妃”。
“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崒晴空。平生不厌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
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危樯一信风。”
这是宋朝黄公度歌颂妈祖的一首诗,标题为《题顺济寺》。
04、香汗淋漓助收台,千秋万世美名扬。
到清朝时,妈祖又是连连显圣,招惹得乾隆皇帝又是进香又是磕头。整个清朝对妈祖一共进行了十五次册封,册封的褒赞内容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最长的封号达到三十八个字之多。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咸丰又一次对妈祖进行册封。我们来看看这个还不算是最长的封号:
“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威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慧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
为什么要如此拼命地加封妈祖呢?原来妈祖在清朝做大事的时候频频显灵助力促成。别处都不说了,就说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施琅领兵收复台湾的事。
话说清朝水军统帅施琅,奉命领兵三万前往收取台湾。一路烟尘滚滚、浩浩荡荡,于康熙二十一年十一月来到了福建莆田平海澳。
那平海澳素有莆田的“天涯海角”之称,因为平海澳在地形上形成一个岬角,在众多的小半岛中犹如一只脱缰的野马,向着大海的方向遥遥冲在最前面。
因此平海澳距离台湾相当近,是武力收台驻军的最佳选择。
当施琅大军来到平海澳时,当时的平海澳已经连续七个月没有下雨了。老百姓自身饮水已是极端困难,又如何能够提供三万大军的饮用水呢?
那施琅大将正在一筹莫展、百思不得其计之时,其下属有人建议求求妈祖试试。当晚施琅沐浴更衣,在平海天后宫妈祖神像前真诚地焚香祷告。
次日按照妈祖神签指引,在天后宫旁地势低洼处往下掘井,未掘两丈,泉水就像怒涛奔腾一般往外汹涌澎湃滚滚而出。士兵们欢声雷动,纷纷跪谢妈祖恩赐;百姓们奔走相告,都说妈祖助力收取台湾。
这口井名叫“师泉井”,至今仍完整地保留在平海天后宫景区中。
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施琅率军出师攻打台湾,岂知船行不远便无一丝半缕之风可以鼓帆,离台湾航程尚远,只得返航。待得回返下碇之后,当晚却是狂风大作,把舰船上备用的小艇全都刮得无影无踪。
那施琅眼看着刚刚有些眉目的收台大事又得往后延捱,心如刀绞一般难受。不料待到傍晚时分,派出去找小船的士兵回来时,个个脸带笑容、眉飞色舞,回报说小船已经全部找到。
原来所有小船全部完好无损地集中在平海的一个小海湾里。有渔民半夜里看见所有小船都亮着灯,往这小湾里靠拢了。还听见了妈祖在唱歌。
将士们闻说妈祖相助,信心倍增、群情激昂,纷纷磨拳擦掌向主帅请战。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经过精心的筹画与备战,施琅率军攻入台湾的澎湖列岛。未出发时,左营千总刘春梦向主帅施琅禀报了,昨晚妈祖托梦与他,言及二十一日便可得彭湖列岛,七月可以收复台湾。
妈祖本人将率天兵天将助阵,望各位将士为国争光、奋勇向前。三军将士闻说此言,一时竟像吃了“熊心豹子胆”,个个以一当十、勇不可挡。果然七月就拿下了台湾。
据说,当两军在彭湖和台湾交战正酣之时,村民看到天后宫妈祖神像香汗淋漓、衣襟全湿,左右神将额头冒汗,手心泛起血红的泡泡。
妈祖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三十七个国家中,两亿五千万信众的庞大群体。每年三月,神州多处、世界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祭祀活动。
因此而生出的习俗如“合火、过炉、春秋祭祀、缷马戏、胡俗戏、显阁阵、武馆、曲馆、遥拜、绕境、三月疯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热闹非凡。
妈祖文化在充实人们的精神与生活的同时,也一代代地往下传承着她那舍己救人、普渡众生、一心向善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传递下去,并将永远闪耀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