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转瞬即逝,眼看就要过年啦。
这个月看书,我尝试了与以往不同的方式,开始写专业书籍的读书笔记。
以前我总觉得,专业书籍自己悄悄读就好了,日常分享的意义不大。因为与同行分享,需要更完整、正式一些;与非专业的朋友们分享,应该更科普、通俗一点。而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往这两个方向上费心。说白了这就是为自己写的。所以,如果这类读书笔记也能遇到对口味的读者,基本纯属巧合。
不过最近,一方面是书籍本身的原因,比较适合进行梳理和笔记;另一方面,我发现自己一旦要把读过的知识点成文,是需要反复查证和梳理逻辑的。可以说读书的过程让我有了第一批收获,写笔记的过程让我有了另一重收获。这倒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这样做的好处是,学到的东西印象会特别深刻。举个例子,比如以前我只知道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是不一样的,但是并不知道他们具体的区别在哪里,尤其是乐器本身的差异。这回梳理过后,我最近再看吉他演奏的视频(大数据近期推给我了好多),基本一眼就可以判断出来,哪怕音乐还没有开始。
另外,这本书是借来的,趁着书主人忙于他事,我得赶紧多读一点。虽然我已经请朋友帮忙从德国带了,不过,就冲价格我也会虔诚地把它认真读完,吼吼。
再来说说最近练琴的感受。这段时间拉琴属于平缓期,我明显地放慢了练习新曲子和更新视频的频率。为了不向狗熊学习掰玉米,我宁愿选择扎实一点。
有的时候完成了一个新的作品,又暂时没有想好下面练什么(选曲全凭兴趣,但需要难度合适,还可以练一项新技能),就会有点百无聊赖,甚至提不起精神好好练琴。而一旦遇到了那种“一见钟情”的曲子,我又会恢复到迫不及待去练琴的境界。哈哈,说起来似乎跟看书有点像哦。
至于分享这件事情,我还是难逃执念,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还不够好就不要拿出来现眼了”的阴影。比如,哪怕是已经写好的文章,发公众号之前我仍然要百般磨叽和修改。再比如,升级微信以后发现可以推荐自己的视频号到微信名片了,然而我又犹豫了半天(微信上有这么多工作上的联系人,是不是不太好呀)……希望今年,我可以打破这个矫情的魔咒,踏踏实实做自己。
下个月,要过得轻松一点。看看书,刷刷剧,拉拉琴,画画画,练练瑜伽……将“宅”进行到底,享受一年当中最清闲的一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