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遇到一位老年人,姓罗,看相貌以为80多岁了,但证件写着49年元旦出生,也就是70岁左右。他签字的时候,手控制不住发抖,像帕金森病。不由得对比起前几天那位91岁高龄老人,手同样发抖但也能签字,看起来比今天这位70岁罗老快乐很多,因为他随身携带的音响居然播放着郑伊涵唱的《公虾米》,而且音量特别大,整条街都感受到这位91岁高龄老人有多嗨,甚至被感染跟着快乐起来。
本来对这位罗老人的关注也就仅仅止于“年龄相差20岁的老人之间的对比”,没想到一位同事小伙却对他特别热情,这引起我的注意。从同事口中得知,这位老人退休前是文化站站长,大家都叫他罗站长,以前写过不少文章,有的还被人民日报转载。比如同事小时候读他写的一篇《哭牛》,印象特别深刻,情节大概是这样:一个小孩在山上放牛,遇到了一只老虎,小孩被吓得晕了过去。牛为了保护小孩,和老虎殊死搏斗,最终把老虎赶跑了。牛用自己的牛角把昏迷不醒的小孩勾到背上,驮回到家。小孩家长看见,以为是牛把孩子欺负晕了,一生气就把牛杀了准备煮了吃,这时小孩醒过来,家长才知道是牛保护了小孩,但错杀的牛,无论他们哭掉多少眼泪也不能起死回生,只能忍痛埋掉。
罗站长自幼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他乡,但十来岁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跑了回来,自力更生。没钱上学他就自己想办法找书读,自学成才,因为文章写得好才得到文化站站长一职。他曾去过河南找高人学习过易经,回来后用八卦这些方法帮别人测算事情,听说还算比较准确,同时他也收弟子,但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都让他劝退了。如今罗站长每月四千多元的退休金,日子过得还行,偶尔有人来找他,也会帮别人测算一下。
同事问罗站长现在还写写文章吗,我听得不太清楚,似乎说的是:“不写了,没有多大收益。”
假如,罗站长年轻时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他能不能靠他的文笔变现更多收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