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路遥的作品是在高中,《平凡的世界》随着同名电视剧的改编被人们熟悉,看完电视剧感觉意犹未尽,又找来原著阅读,当时这部《平凡的世界》给我到来了深深地震撼,放下本书后,心中很不是滋味,遗憾与感动交织着,只觉得充满了力量。这是路遥的作品留给我的初步印象。
《人生》是我读完《平凡的世界》后读的第二本路遥的作品,这本书写于《平凡的世界》之前,算是路遥的成名之作,从中我明显感觉了两部作品的共通之处。其实,细细看过之后会感觉《人生》的男主高加林更像是《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与孙少安的结合体,更确切地说孙少安与孙少平代表了高加林在本书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高加林人生的前半段因为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只能去公社学校当一名公办教师,但由于高明楼从中作梗而丢掉教师的工作,无奈之下只能回到农村家乡出工干活。这一时间他的内心是充满不甘的,就像孙少安一样有能力,却只能被束缚到在农村的土地上,对于自己的命运充满不甘与抗争!从小离家参军的叔叔衣锦还乡成为了地区领导,高加林的人生从此迎来了转折。叔叔的下属为了溜须拍马而让高加林去县委宣传机关工作,高加林怀着对城市的无限向往,却有对城市格格不入,像极了孙少平刚来城市时的无助与彷徨。
路遥塑造的高加林是哪个时代青年们的典型形象,心高气傲而又十分倔强。失去民办教师资格后的愤怒与不甘。“走后门”当上县委宣传干事后眼界开阔,逐渐虚浮,看不上深爱着自己的巧珍而选择与热爱文学的高中同学黄亚萍相恋。被告发“走后门”后又得知巧珍已经嫁给马栓的消息,受伤的失落心灵无人安抚只能说是因果报应吧!
全书中表现出来的高加林让我感受到的是浮躁,但仅仅是这样去评价他吗?只是简单的认为他喜新厌旧而遭到命运的惩罚吗?如果最后高加林和巧珍真的在一起结果会怎样?我想也只是落得一场悲剧罢了。从书中可以看出两人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差距,一个是有高中文化的知识青年,一个是从来没上过学的农村少女,两人很难拥有共同的话题。巧珍只是会对高加林说些家长里短:哪家的猪生了崽,庄稼的收成咋样。但这些都不是高加林想听的。“她除过这些事还能说些什么!她绝说不出十四种新能源和可再生的复合能源。”但是黄亚平可以,她会和高加林谈论文学,聊国际形势,他们有相通的精神世界。在高加林被调到城里后眼界一下子被放大他和巧珍精神世界的鸿沟是难以改变的,两人的相恋只是由于巧珍在高加林最无助时候给了他温柔的关怀罢了。高加林选择抛弃巧珍与黄亚萍相恋不仅是他的性格造成的,更是由于那个时代下的社会现实,两个相爱的人不仅需要现实中的依靠,还需要精神的共鸣!
路遥在书中所揭示的主题让我感到很奇怪,他在书的最后借助德顺老汉之口说的话告诉我们:回到农村也有大好的机会。这是告诉我们不要忘本?还是蕴含着路遥对生他养他的黄土地深沉的爱?细细思考,总感到与我的思想有不同之处。难道年轻人不应该一切向前看吗?像高加林那样失败后回到农村总感觉是对现实的逃避。如果他真的听取了德顺老汉的建议那他的一生将会被禁锢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但我相信以高加林倔强的性格他一定不甘于扎根于农村,在未来一定会走出来,用自己的才华去获得成功。
虽然作者在本书中表达的主题仿佛有些消极颓废,但我在高加林身上感受到了激励人心之处。当自己的民办教师资格被高明楼通过关系换下后,他下定决心要比高明楼他们强,非要和他们比个一高二低。当再次来到城市却与这里显得格格不入时,他不仅仅满足于在城市占据一席之地,而是有着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眼界。这样一种精神在一个农村青年身上展现是难能可贵的,高加林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初,那时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比较混乱,但我从高加林身上看到了孙少平,看到了保尔.柯察金,看到了于连·索黑尔。他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我们可以去批评他,又不能忽视他的伟大。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路遥在本书的开头引用的柳青的这句话令人深思。年轻人要多看看这本书,也许它不会像《平凡的世界》那样给你带了巨大的震撼,但我敢说,你读完了它一定会从中得到人生的一些启示。路遥用最平凡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这个朴实的真提真理:面对困难,不要放弃,总会有希望。年轻之时有理想是件好事,但一定不能忽视现实而去追求一些得不到的东西。《人生》给了还在微末之时的马云人带来了希望,让他认识到了不要放弃,后来终成亿万富翁。希望《人生》这本也可以改变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