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概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卖房子要强调“附近就读什么学校”的国家吧?中国的家长似乎总是对孩子的教育很操心,这似乎是一个社会共识了。然而,这样的中国特色是如何形成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和心态,而大到整个国家和民族,也会有各自的性格和心态。我们看一些发达国家比如英美等国家,相对而言国民的心态比较安于现状,所谓的国富民安就是这种状态吧。又比如我们的邻国日本,有学者认为现在的日本进入了低欲望社会。年轻人心态比较佛系,基本上没有太多太高的追求,随遇而安, 知足常乐。而与此相对的,中国还处在奋力追赶、努力爬坡的阶段。这样的发展阶段下国民总的来说心态不会太平和、太佛系,诸如挣扎、拼搏、焦虑、迷茫的心态可能就会多一些。
就中国家长而言,这种焦虑首当其冲的一点表现就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具体体现在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技能班。这个几乎是众所周知的,这里就不赘述了。那么这个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呢?当然,首先中国人本身就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民族。“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宣传标语。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还是挺普遍的。而中国人关于成才的路径方面总的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大部分还是遵循读书考学这样的主流路径。这方面当然有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科举制度影响的因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高考这条独木桥的指挥棒下,家长们普遍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知识积累。在起跑线上的激烈竞争,很大程度上不过是高考辐射影响的结果。
我们常常说,中国家长的这种普遍的焦虑心态催生了教育培训产业的飞速发展。然而,其实反过来看,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也加剧了家长们的焦虑。中国的教师特别是幼师总体来说工资待遇并不高。这就促使他们中物质要求较高、对个人理想有追求、自身素质能力较高的一部分人进入到社会教育培训行业中去。(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别的原因比如编制有限、个人喜欢自主创业等)这样一来,各种民办学校、考试培训机构、双语学校、幼儿园及各类特长班兴趣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些教学机构要发展,当然不能仅仅是埋头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他们还要积极做推广宣传。而这样的推广宣传,当然不免要挑起家长们的焦虑心态。
家长中有没有不焦虑的?当然有。起初,这些家长可能也是比较淡定的。但是,当身边朋友的孩子一个个报了奥数班、英语班、跆拳道班、钢琴班,同事的孩子还没上学就能背100首唐诗、画画拿了全国大奖、熟练掌握了四种泳姿,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开始不那么坐得住了。这就是所谓的peer pressure。最近看一篇文章,说香港的孩子教育竞争激烈,战火已经燃烧到了精子阶段——一些学校更倾向于招收一月出生的孩子,原因是这个时间出生的孩子一般到了入学年龄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相对来说更容易教。于是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这些好学校而不得不调整受孕的时间。中国人是特别重视面子的民族,这样的性格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热衷于互相比较、攀比。别人有,别家孩子有,而我没有、我家孩子没有,这就容易造成心理的失衡、失落、不安和焦虑。这样的心态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压力之网,很多人身处其中而身不由己。
中国人口众多,相对来说资源却不那么丰富。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获得发展,人们需要拿出更多的努力和拼搏精神。尤其对于中国家长这个群体来说,在他们的年代里这一点尤为突出。(这几年政府鼓励生育,更多地把人口视为资源和发展动力而不是包袱,但之前并不是这样)。很多时候,这种压力和焦虑并不是家长要自己的孩子成为精英,而仅仅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在社会立足而已。正如上边那篇文章所提到的,当今社会某种程度上,让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的门槛都已经很高了。当然,我个人并不太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造成的。不过,这里我不打算过多展开了。
下面再说一下另一个层面的一点思考。有时候我也觉得,中国家长(一部分)的这种焦虑,其实本质上和孩子本身的成长问题关系不大。问题其实出在家长本身。我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不够客观,但似乎中国人的婚姻质量普遍不是太高。很多人的婚姻只是搭伙过日子,谈不上多少情投意合。或者曾经恩爱,随着时间的推移婚姻变了味。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家长(似乎女性偏多)因家庭的不和谐而产生焦虑。这种焦虑需要出口,而孩子这时候往往充当了这样的角色。他们把婚姻产生的焦虑转化为对孩子教育的焦虑,以此来释放压力。另外,对于一小部分家长,我感觉他们有时只是把孩子的教育当成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朋友圈里聊天的谈资。这部分家长的焦虑往往并不如他们表面上看来那么强烈,有时只是一种精神不够充实的挡箭牌。(以上分析仅指部分家长)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焦虑。只是希望那些无谓的焦虑能尽量少一些。把焦虑转换为动力,多一点积极行动、轻装上阵,中国人的幸福感或许还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