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全体数学老师一起观看了数学界大佬吴正宪老师的一堂观摩课。
课堂主要内容讨论一直贯穿整个小学数学中“+、—、×、÷”这四个符号之间的联系以及意义。学生在已知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基础上,加法与乘法的关系、除法与减法的关系。最后讨论的结果是“+、—”代表的是若干个不同的整体,“x、÷”代表的是若干个相同的整体。“×”实际就是在做“+”,“÷”实际就是在做“-”,我已明白他们二者分别就是包含于的关系,是他们的真子集。
恰好,二年级上册的数学刚开始接触乘法和除法。第一节课,我试图让学生回忆自己所学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举例:3+8=11 让学生写减法学生很容易写
11-8=3 11-3=8
同样 3x8=24 除法:24÷8=3 24÷3=8
学生能理解加法与减法的关系,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但是二年级的认知水平有限,“逆运算”这个词学生着实难以理解,我只能将它翻译成“颠倒”从后往前推。试图讲解成四个数学符号之间的关系真有趣(๑ت๑)
一节探究符号之间关系理论课结束后,我发现很多学生是茫然的,收获就是学生能看见乘法算式马上写出除法算式(´இ皿இ`)
理论课浪费了很大的精力,学生未必能明白,反而还很枯燥乏味。
数学教师要知道理论,然后慢慢引导学生,让学生将方法付诸实践即可,有时过分深究,终究还是迷茫。低年级的小朋友做一个只会算法的快快乐乐的实践家不是很有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