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这个积木放在这里会倒的,爸爸来帮你!”
“不行,你裤子穿反了,妈妈帮你穿!”
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里,家长们都特别的“勤快能干”。孩子动作稍慢或稍有差错,家长就“自告奋勇”,直接告诉孩子我们认为的正确的行为方式,以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少走一点弯路,就能站在爹妈的肩膀上变得更优秀。可最终,事与愿违。孩子变得不爱思考也不爱动手,而且非常依赖家长的帮助。
问题出在哪呢?是因为家长太勤快太能干了,而且毫不掩饰和谦虚。家长就要好好学一学司马懿老先生“会装”的精髓。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他历仕曹魏四代君主,直到他70岁的时候,却突然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并一举走向权利的巅峰。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很多人解读司马懿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有耐心、命够长、会隐忍等等。其实,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会装,而且他一装就装了一辈子,骗过了所有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无需像司马懿一样装病装死,因为没有这么多危及性命的事情,也没有影帝般的演技。但是,我们却可以提炼司马懿“能装”、“会装”的精髓,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装傻装糊涂。
01父母装傻,助孩子找到开启智慧宝库的钥匙
早上外面起雾了,妞妞出门时问妈妈:“妈妈,今天为什么看不清东西了呢?”妈妈装糊涂:“是啊,怎么看不清了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妞妞歪着头想了想,说:“哦,我知道了,今天看不清是因为所有的东西都蒙上了一层东西,如果这一层东西不见了,就能像昨天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了。”妈妈“恍然大悟”:“对啦,蒙上的这层东西就叫作雾。”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宝藏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智慧、有理性、有意志、有品格、有美感、有直觉等生命的能量。父母装傻,就是在明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装作不知道、不记得,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分析和总结。通过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让其自己去寻找到开发智慧宝库的那把钥匙。
02父母太能干,是对孩子能力的剥夺
琦琦迫不及待地拆开妈妈新买的玩具,看着一堆奇形怪状的组件,一脸愁容地问道:“妈妈,这要怎么玩?”妈妈拿出包装盒里的说明书,正准备告诉她,按照上面的示例就可以拼出好看的图案时,爸爸阻止了她,小声说:“孩子面前要装傻,别太聪明了!你聪明了,她就不肯动脑筋了!”
如果妈妈告诉琦琦怎么玩,按照说明书上的示例,思路也就仅仅限于这几种,没有更好的机会锻炼她的思考能力。但如果不告诉,说不定她自己摸索,还能拼出更多的图案,思维不至于被说明书局限。
在开发孩子智力时,家长有几个误区:不停地讲道理、滥用权力、单向被动式学习。当孩子遇到了困难时,家长总是马上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免得他们走弯路,免得他们说错话,免得他们做错事。如果父母总是替孩子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动脑筋的机会,阻碍了孩子智力的开发。
03家长这样“装”,孩子更聪明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为人父母,要学会的第一课就是“装”。装糊涂,孩子才会学会独立;装柔软,孩子才会产生共情;装无知,孩子才会求知;装天真,孩子才会烂漫;装兴趣盎然,孩子才会保持好奇心。“装”是在为孩子塑造美好的成长环境,“装”更是一种鼓励和期盼。
1、装糊涂
三岁的乐乐跟妈妈逛超市,回家的路上走得累了想让妈妈抱。如果不抱,就会哭闹。于是妈妈心生一计,假装糊涂地问乐乐:“乐乐,我们的家是哪一幢房子啊?妈妈好像找不到了。”听到这句话,乐乐立刻从妈妈身上移开,说道:“妈妈,我能找到。”说完便撒开小腿“蹬蹬蹬”地跑了起来。没一会儿,就到了家门口。
孩子都有爱表现的心理,而家长的装糊涂正好满足了孩子的这种需求。装糊涂,不仅能节省家长的时间精力,还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和用心思考的习惯,一举两得。
2、装柔软
周周每次玩滑梯都要在妈妈三番五次的催促之下才会依依不舍的回家。但是这天妈妈有事,不能玩太长时间。于是,妈妈假装很累地说道:“周周,妈妈今天有点累,想回家休息了。”听到妈妈这样说,周周跑过来关心地问:“妈妈,你怎么啦,那我们先回家,我下次再玩吧”。妈妈暗暗感到高兴。
当遇到不听话的孩子,希望孩子答应自己的要求时,不少家长都是以命令的语气,甚至威胁恐吓。如果孩子仍然不答应,就无视孩子哭闹,直接拉走。殊不知,家长这样做,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变得自卑胆小。
别看孩子年纪小,关心起人来可以像一个大人。学会在孩子面前装柔软,不但可以激发孩子的同理心,而且避免因家长强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3、装无知
“妈妈,这个怎么做呀”、“爸爸,这个拼图好难,我不会拼”。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很多家长总是马上就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但最好的方式是家长也装做不知道,为孩子提供几个能找到答案的思路和建议,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学会动脑筋,自己学着处理各种意外。这是让孩子学习成长的好机会。
4、装无能
现在的家长总是恨不得帮孩子做完所有的事情,但这就是在剥夺孩子自己学习的机会。
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本身就已经是对家长的一种帮助。家长还应该多让孩子帮我们做事。这是给孩子一个免费的学习机会。很多家长给钱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这些都是要花钱孩子还不爱去的地方,还不如把家里的家务劳动交给孩子。一切跟家庭相关的事情都是家务劳动。
下次采购的时候,可以试着让孩子负责一类需要采购的东西,家长只要负责检查。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爱帮忙的心理,更锻炼了孩子的社会技能。
5、装看不见
如果家长看到的永远是我们的要求和孩子实际所能做到的两者之间的差距,那么很容易出现情绪失控。如果家长看到的是孩子的进步,那么看到的永远是孩子给你带来的惊喜。所以,家长要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带着放大镜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而对缺点“视而不见”,这样会强化孩子身上的优点。
比如:孩子写字很难看很邋遢,家长可以这样夸:今天这几个字写得特别整齐干净。家长要做的,是从孩子的缺点中发现并放大优点。这样下次,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6、装兴趣盎然
陈美龄,是一个在70年代红透半边天的香港歌手。她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不俗的音乐成就,在家庭教育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成绩。她相继把三个儿子送进了全美排名前十的斯坦福大学。
在陈美龄的教育理念中,“装”是精髓。孩子小的时候,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总爱问为什么。做菜的时候,儿子来问妈妈“天为什么是蓝的”,她会立刻把火关掉,跟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下雨天,会带着孩子一起思考为什么会下雨。
陈美龄的做法值得所有家长学习。她把自己装作孩子的同龄人,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看世界,对孩子的问题总是表现得兴趣盎然。
只有当家长带孩子看道理而不是讲道理,带他们观世界而不是给他们世界观,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永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勇敢探索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