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共读·听书打卡D14#
阅读时间:2021年8月23-24日
书名:《优秀的绵羊》
作者:[美]威廉·德雷谢维奇
我见:优秀的绵羊是一群矛盾体,看似优秀,其实有着各种缺点。优秀的绵羊是“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最后赢家,但他们成功的原因不是“我喜欢”,而是“不能输”。戳破美丽的假象。
许多名校表面上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实际上也是变相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精英家庭的家长教育孩子,往往是两个目的:达到他们设定的目标,以及想通过孩子表达自己对自由和稳定的向往。
培养独立意识,拒绝做一只优秀的绵羊:第一,找到“我是谁”,想清楚自己的使命,首先要知道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接着需要具备精神层面的勇气。第二,不要害怕失败,犯错是智慧的基础。第三,个人主义不是自我独立。崇尚个性,特立独行的事情,奇装异服、挑战社会规则,不是勇气的象征,不是走向独立的过程。挫折、牺牲、内心挣扎、出师不利、走弯路、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矛盾,这些才是。
停止制造优秀的绵羊。大学要培养思想者而不是领导者,思想者敢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注重博雅教育,告诉学生如何收集论据、分析现有的权威观点、预见驳论、合成新的观点、最后义正言辞地表达结论,要学会分析他人观点,并独立阐述自己的观点。
我思:乍一看书名,还以为就是一本教育孩子的工具书。认真听了几遍下来,其实是一种讽刺,是一群矛盾体,是一群标榜优秀的教育机器。最终把孩子们都教育成老实、本分、听话、顺从,最后清一色的所谓“精英”。
真正的教育,究其本质就应该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特性,因材施教。就想《点燃孩子的学习动力》那本书讲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罢,除去基础教育,更多的不应是要求所有孩子按照同一标准定优劣、评高低。而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要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让孩子在不同的领域和纬度发挥其认知和学习优势。
一直秉承的理念就是孩子的童年就应该快乐的过,不求学多少文化知识,但求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学习习惯。看过小学课外培训过度疯狂的电视剧《小舍得》以后,也曾有过担心和焦虑,怕孩子上学以后很难坚持初心到最后。好在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动手,开展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回归基础的学校教育,所有曾经的担心和焦虑现在也都已经不是问题。更加欣慰的是孩子比较能安静的下来,算是选择性继承了他爹他娘的优秀基因,现在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美术、数学方面的爱好比较明显,立体感、空间感也都比较好。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加以引导,能给孩子的未来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