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完了,作者运用插叙的写法,把一件关于教育的悲剧铺展在我们面前。有多少个细节可以扭转这个悲剧,有多少个瞬间能够改变命运。
急于摆脱这个家庭的哥哥内斯,沉浸在哈弗之旅的回味中,忘记了这个需要他抓着才不会沉下去的妹妹,甚至连最后的“晚安”都没有说。如果,他去道一声晚安,而莉迪亚和他说出她对他的不舍,他就会向原来一样理解她,鼓励她,继续抓住她不沉入湖底。他没有,他那是只为自己的即将离开欢呼,忘记真正被这个家锁住的妹妹。她知道他放手了,那么,她下沉了。
如果,凌晨两点看到姐姐走出家门的汉娜,及时叫醒爸爸,妈妈,而不是自私地想着可以搬出阁楼,可以睡姐姐的大床,可以受到爸爸妈妈和哥哥的重视,莉迪亚也一定会被爸爸拽出水面,就像上次被哥哥拽起一样。
可我们又怎么怪汉娜呢?从出生就被忽视的角色,小心翼翼,屏住呼吸,藏进角落,也不会有人寻找,有人发掘少了一个人。她就像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寻觅着爸爸,妈妈,哥哥爱她的证据。哪怕只是靠靠哥哥的肩膀,被爸爸摸摸头,和妈妈的小小的拥抱,于她都是多么珍贵,她会像看了一部难忘的电影,把这一帧帧画面,在脑子里循环放映。她收集着被家人抛弃的东西,如视珍宝,就像她收集着他们寥寥的爱。汉娜不明白姐姐莉迪亚看到银项链戴在她的脖子上时,不是愤怒和生气,而是激动和哀求。她不明白一个漂亮的项链为什么姐姐会不喜欢,而且也不愿意她戴。是啊!在莉迪亚心中,这就是栓住她的枷锁,她想挣开却无能为力的枷锁,所以她选择死亡的枷锁。我希望汉娜永远都不要明白,我希望莉迪亚用死亡换来的不是把枷锁转移到妹妹身上,而是父母永远地打开了那把锁。这应该也是莉迪亚所希望的。
父亲骨子里来自人种差异的自卑
混血,黄种人是导致这个悲剧的一个根深蒂固的原因,从父亲的血液,父亲的骨子里就开始的一个序幕,也是那个时代的一抹擦不掉的肮脏与恶臭。不只是黄种人,还有黑种人,就像玛丽琳母亲脑袋里划分的人种,这个世界上,只有“白种人和非白种人”。这种歧视,在当今美国依然存在,但我相信,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会逐渐消除。或许一百年,两百年,或者一千年后,我们的子子孙孙回首,会理解不了曾经怎么会存在这种歧视,就像我们现在为什么皇帝能取那么多老婆一样。
你会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在一定的家庭环境里,会给自己输入一定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这些评价和定位就是自我认识。詹姆斯一个来自中国的逃难者,一个拥有着“与众不同”的黄色皮肤的男孩,用飘忽的眼神窃窃地与这个他自己都觉得不属于他的地方,不接受他的人群交流着。玛俪琳早已忘记的母亲的话语——“你应该找一个和你长得像的人结婚”——确实詹姆斯在脑袋里时时盘旋,无时无刻不敲打着他的脊梁,钻刺着他的心脏。这句话,别人的眼神,路人的打量都成了回绕着他挥之不去,弃之不了的幽灵。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痛恨过自己的肤色,责怪过自己的父母,然而,不管怎样,这个结都紧紧地系在他的心里。
那么,他希望孩子能打开这个心结,能拥有他所没有拥有的,能抛弃他说抛弃不了的。
一个最渴望融入,渴望不“与众不同”的人,什么都没有做,没有聚会,没有朋友,没有旅行,渴望自己的孩子融入,渴望自己的孩子活出自己没有的样子。
一个多么愚蠢的父亲,那股骨子里传递的负能量,早已滴灌了他的孩子,从游泳馆那次,内斯被戏弄,爸爸不能给他力量,不能告诉他:“他们是错的,这个世界本没有人种之分,这个世界允许他们的存在,我们和他们拥有平等的权利,平等的人格,不必在乎他们短浅的目光。”可詹姆斯这辈子也不会告诉内斯,因为他自己都没有直起腰班,没有想清这些,只是一厢地奢望内斯和他小时候不一样,却失望地发现内斯简直是他小时候的影子。
詹姆斯无力改变,只能一次次用“如果比赛是看书,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赢”来让内斯麻木,甚至让内斯讨厌。
所以,詹姆斯将一切的期望放在莉迪亚——这个他唯一的长着蓝眼睛的孩子——身上。给他买流行款的连衣裙,不在乎,她是否喜欢衬衣和牛仔裤,督促她和朋友出去看电影,给朋友打电话,似乎这样就可以把她变得和周围一个颜色,就能够掩盖他们这个家庭与这个镇子都格格不入的事实。他并没有走入莉迪亚的内心,而是做着他自以为她会喜欢的事情。
可当所以期待只落在莉迪亚一个人身上,却没人走进莉迪亚内心,她就像被爸爸关进盒子里,又被妈妈上了把锁。而爸爸,妈妈在盒子外面,还一直在期待她最美的绽放。
母亲,生命延续的寄托
妈妈离家出走的两个月,让莉迪亚许下承诺,只有妈妈回来,她会不顾一切地答应妈妈所要求的事情,并完成。从妈妈回来那一刻,她就这样决定。而当妈妈回来,听莉迪亚说扔掉了烹饪书,玛俪琳发现莉迪亚就是她另一个生命的延续。
孩子的牵绊,家庭的责任已经不能让这个曾经优秀得发光,要强得动人的女人重新回到当时的状态,虽然她重新回到了学校,可坐在课桌前,她不能停止思念她的丈夫,她的孩子,她的家。所以,即使没有汉娜这个小生命的突然而至,她也不一定就能够完成她曾经的梦想。
那么,现在她有了莉迪亚,这个她认为和她一样想成为优秀医生的孩子,她的生活重新亮了起来,她不再去后悔当初,而是骄傲着,肯定着自己的生命一定会莉迪亚的身上再次闪光。
她锁上了那把锁,牢牢地锁住了一个女孩飞扬的心。莉迪亚用“好的”“是的”“我想可以”来一步步完成妈妈的心愿,走妈妈亲手设计和规划的道路,她完全丢掉了自我,从妈妈回来,她决定完成妈妈的所有心愿开始,她就不是她自己了。
与哥哥的捆绑,是支撑她生命的唯一稻草
童年的一次父母不知道的意外落水,让内斯明白了莉迪亚的内心,也让莉迪亚抓住了内斯这根稻草。从那时起,这个不用说出来的事实,这个心照不宣的秘密,将内斯和莉迪亚捆绑在一起。莉迪亚得以在父母的枷锁下看到内斯的理解和同情,虽然内斯帮不了她什么,但这些理解和同情,就是她最大的支撑。
如果那次落水,内斯大条地没有感受到妹妹所传递的感情,我想,那么莉迪亚的死可能就在童年落水的第二天了。任由水浸没头顶,进入自己的鼻孔和嘴,她没有挣扎,这种感觉反而比父母的枷锁下的生活要好得多。
是内斯支撑了莉迪亚这么久,而现在他要离开,去另一个城市,挣脱这个不健康的氛围,开启全新的生活。他太开心了,以至于忘记了那个紧紧抓住她的妹妹。
到哈弗会打电话的承诺没有兑现,回来后没有像往常一样说“晚安”,莉迪亚彻底放开了那根稻草。
放开稻草,用死亡面对恐惧
就像杰克说的,她生活在恐惧里。而这一次,她要放下这些恐惧,她不会再害怕妈妈突然消失,不会再害怕内斯离开自己,她自从上次落水就知道,她一点都不害怕这冰冷的水。她甚至会享受水进入鼻子,嘴里;享受水填满她的肺,填满她的胃;隔绝空气,让血液流动变慢,变慢,直至凝固;享受身体由温热变成冰凉。她没有挣扎,没有呼喊,就用这无声,给父母,给哥哥,给妹妹最长的告白。她只能用离去让父母反思,多么悲哀的结局,多么惨痛的代价,永远都无法弥补的一个空洞。
一部完美的反思教育的作品,值得每位拥有孩子的父母阅读,每个人会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反思,希望我们在空洞出现前,就已经开始想办法弥补,希望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做孩子的向导,而导出了一条孩子并不喜爱的道路。或许像莉迪亚这种以死亡来面对这种不正当的教育的方式是一种极端的极少见的方式,但当看到一个个停止思考,只会摇头背书的孩子,我们就已经在品尝教育的恶果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