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是我的长嫂。大哥和嫂子结婚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只是隐隐听说,当年家里经济拮据,负担较重,但大哥一表人才,而且有文化,人品又好,上门提亲的还是络绎不绝。可大哥一概回绝了,其中也包括他服役时认识的一位首长的千金,那么狂热地追求他,甚至把照片都寄到家里来了,可大哥依然不为所动。不要说乡里乡亲的认为大哥不识抬举,就连家里人也揣摸不透他的心意。直到有一天又一位媒人上门,向父母隆重推出了又一位儿媳“候选人”——东院的兰子。考虑到比她条件优越许多的姑娘儿子都不稀罕看上一眼,父母觉得这一次恐怕也是枉然;但开明的二老还是一如既往地让儿子自己拿主意。没想到,这一次,大哥居然没有丝毫犹豫就点头同意了。从此,嫂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事实证明,大哥的选择绝对正确。他不仅为自己选择了一位好伴侣,也为父母选择了一位好儿媳,为弟妹选择了一位好嫂子。结婚30余年,嫂子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礼让弟妹。传统的观念里,婆媳关系最难相处。可多年来,嫂子与父母之间从未有过任何龃龉。其实父母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父亲,虽然日渐老迈而儿女众多,却喜欢独处,但嫂子的家例外,老两口常常一住就是几个月。在饮食习惯上,父亲酷爱饭前喝汤,一餐少了汤都不肯动筷子,嫂子就变着花样、顿顿不落地给父亲做上一碗开胃汤;母亲偏爱鱼和水果,但乡下毕竟不及城里物质丰富,有些东西只能逢集才能买到,于是嫂子就不辞辛苦隔三差五地上集去;人老嘴碎,母亲的絮叨时时让我们心烦,但嫂子总是平心静气,一笑置之;母亲迷上玩麻将,嫂子再忙再累,也要陪老人家玩几把尽兴。实在脱不开身时就安排要好的邻居陪母亲解闷;父母有个头疼脑热,大事小情,嫂子更是端茶送水、求医买药、忙前跑后……所以,父母常满足地慨叹,儿子好不如媳妇好!这与嫂子的孝心及其对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分不开的。而嫂子,对弟妹也同样关爱有加。
有一件小事,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我所在的学校离家较远,每天早上都要带盒饭。因为穷,家里上顿下顿地吃南瓜,吃得我看见南瓜就反胃。一天早上,我发现饭盒里装的又是老南瓜,一时无名火起,任性地将饭盒一扔,掉头就走,恰与刚进门的嫂子撞了个满怀。嫂子关切地问了句什么,我也充耳不闻。就这样闷闷地走到了村口,后面隐隐传来呼喊声。回头一看,竟是嫂子气喘吁吁地赶来,把一个纸包塞到我手里:“把这个带上,快走吧!”我疑惑地打开一看,竟是两块在那个年代里不可多得的月饼!那一刻,一种温暖的感觉弥漫了我的全身,惭愧和感动同时交织在我心头。其时,嫂子正在某学校执教,中午也赶不回来,可她自己又何尝舍得如此破费呢!
当然,这只是嫂子为人贤良的一个小小例证。今天的嫂子本色依然。虽然我们都陆续离开家乡,在城里安了家,但每每回去探亲,嫂子总是在百忙之中为我们准备好干净的被褥和可口的饭菜,三餐不重样地招待我们,方方面面,总是那样周到、细致。我爱吃“焖子”(一种用淀粉和高汤调和而蒸制的食品),嫂子就不厌其烦地给我做;听说城里的鸡蛋不如家里的笨鸡蛋营养价值高,嫂子就把自己家的鸡蛋攒起来,找个机会带给我们;大棚里的新鲜蔬菜刚下来,嫂子自己还没舍得尝,却一袋袋给我们装好,带回城里享用……更难得的是,嫂子不仅对我们大家一如往昔,而且对我们的下一代也付出了不尽的爱心。多年来,孩子们已习惯于结伴去舅妈家度假。每每这时,嫂子既要忙乎自家的蔬菜大棚,又要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还要为他们洗洗涮涮……虽然终日忙个不停,却从未有过一句抱怨。孩子们一茬茬儿长大,都对舅妈怀有特殊的感情。记得儿子刚刚懂事儿,就开始想往舅妈家。每每假期临近,总会或郑重或雀跃地向我提出:“妈妈,你带我去大舅妈家吧!”看着他那期待的眼神,我心里明白,他“求”我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嫂子以她特有的大度、亲切和平和赢得了我们大家的敬重。嫂子的家,也因此成了我们的根据地、大后方。虽然今天,父母相继离世后,嫂子和大哥也追随儿女在沈阳颐养天年,但还是故土难忘,经常是乡下省城来回跑,所以,家里的那座老宅并不寂寞,依然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牵挂。每逢节假日,只要有可能,我们还会倾巢而出,汇集到嫂子那里共享天伦,就那么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在嫂子家中聚上那么三五天,是何等的幸福和快乐啊!
其实,嫂子是个非常平常的人。但嫂子的好,却使得她在我们众多兄弟姐妹中的形象非同一般。还是借一句歌词来表达我们的心声吧:嫂子,亲亲的嫂子!
2003年夏初稿
2016年8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