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对话录书籍。“语言和思想是相向而行的”…以赛亚伯林。本书提供的是给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思考工具,是知识介入社会的一种手段。当然,对话录涉及话题较多,也显得有些乱。
作者项飙是估计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描绘出一道图景decribe a pictute tell a story, 然后去研究社会的问题。例如他之所以可以在本科就发出浙江村的研究,也许和他外公,温州中学,对乐清的考察,自己对北大社会学系一万字的课程建议有关。因此,我们不应该害怕,“把自己作为方法,来研究这个社会”。
今天遇到欧老师,他说一流的政治家是会讲故事的人。美国精英其实也一直给老百姓讲一个我们很独一无二,我们很民主的故事。《人类简史》的作者就说宗教国家民族,你们都是在讲故事。人类是多么的喜欢听故事。我准备让孩子参加辩论社和戏剧社了。
把自己作为方法的这一个做学问角度,如何去理解?是不是从个人的小世界去看大世界?而不是一上来就为天地立命,为往圣绝学等等。那么如果自己的经验非常普通,那又怎么办?Vincent从自己出发,谈到80年代在深圳长大,上海的令人怀念的本科生活,基金投资搬砖生涯,回到深圳创业接地气,等等。是否可以从自己出发,做一些人类学的研究。
他认为自己是有乡绅气质的社会研究者。乡绅的含义,包括不讲空洞高深的理论,接地气,包括自恰的小世界。边缘和中心的关系,包括伦理的判断。包括对地方一些温馨美好文化的继承、保留。
作者讲究实证精神,不喜欢假大空。这精神源于卖打火机的温州,以及牛津的实证主义。
得到App摘录:
“贾行家老师在解读中,就谈到他对「把自己作为方法」的理解。他说,如果把这种态度迁移到读书,称之为素读,不是迅速的速,是朴素的素。就是拿到一本书,不带自己的观点,抛开预设的东西,先读了再说。读完再回头思考,用自己积累的东西去分析对比。有一些学者对项飙的观点有异议和批评,用了很多倾向性的词儿,但是他觉得站队不重要。还是那句话,重要的不是他对不对,而是他的有些看法,你没想过,你有没有启发。脑袋长在自己的肩膀上,别人看问题和你不一样,你为什么就要大动肝火呢?
项飙在书里也发问:遇到问题,是先愤怒还是先好奇?是尽量温和地把事情描述清楚,还是直接去判断?这就是一种能不能「把自己作为方法」的体现。用项飙的话来说:「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所谓乡绅,是因为他喜欢从自己个人体验出发,去研究人类学、社会学。他坦言自己阅读量达不到所在牛津大学平均的博士生水平,因此也形成他的优势和个人风格。他的研究方法不会轻易被套入已有的社会学各流派的语境。因此他自成一格。“读书少,有时候也是一个优势”。记得在LSE学习金融,就有一种言必称CAPM的趋势。
边缘和中心的关系:中国老百姓所追求的好生活,都很同质化。大家都往一辆列车在拼命挤。中国人有很强的中心情结,觉得边缘的生活不值得过,造成极大的焦虑。然而在中心的人,生活是否幸福有意义?还是说,上了中国文化中过于宏大叙事的当?都要必须把生活过成一个皇帝,必须修身齐家平天下。都是人类这一灵长类动物欲望无止境的结果。如果是一位乡绅,就可以把小日子过的有滋味。做一个有趣的人。
边缘的人要进入中心的欲望特别强,这会造成各种扭曲。这也许是读书群的意义,希望大家在30-40的阶段不断发掘生命的意义,而不是卷入边缘到中心的洪流。中心太强,其实很危险。如何把边缘的生活变得有趣,很大程度是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的问题。
当代知识分子,反思性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潮汕人也不要线性的往前冲。如果我在北大湖滑雪滑了四天犁式,我应当考虑换一种方法。读书会的每个成员应当具备反思性,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总体而言,本书对若干社会问题提供了分析,是一本不错的素读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