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望京798和颐酒店一女子被拖拽一事引发了广大人民的关注。引发了大家对现今酒店的不安全的热议和对现今社会陌生人不给予帮助的深思。
曾经还看到了一个视频,关于美国孩子丢失在街头和中国孩子在街头被绑架,测试两国之间陌生人的反应。结果,在美国每一个陌生人都会帮助,而中国这边没有一个人帮助或者报警。这些也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国人看过了视频后都在讨论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冷血,为什么在光天化日之下没有一个人去伸出援救之手。很多新闻也报道了类似中国人冷漠的例子:小孩落水没人救,老人倒地没人扶,歹徒行凶没人报警。
因此很多人就说中国人道德沦丧,社会冷漠。为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都钻到钱眼里去了。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在得到这个APP听到一则语音讲得是,路人的“冷漠”,其实是旁观者效应。
还记得曾经一个例子吗?在一个小区一个女性被一个男人杀害,在杀害之前小区里面很多人都在自家的窗户前观看可是就是没有一个人去援救或者拨打110,。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在等待,等待别人去作出这个决定。
一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找了一群的大学生,让他们一个人待在一个房间里,每个人相互隔开,然后发给每人一部对讲机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小组2人,有的3人,有的6人。小组内部可以用对讲机相互交流。但是每个小组里都有心理学家伪装成成员心理学家和他们沟通的时候,突然说自己癫痫病犯了,还发出痛苦的求救声,结果,人数越多的小组打急救电话的概率越低。
也就是说有人求救时现场的人数越多,人们就越趋近于袖手旁观。求救的人获得的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这就是旁观者效应。
还记得以前公司曾经组织过一个急救演习,当时老板在做最后的总结的时候说,当你在求救时一定要道明谁帮你。当时不是很明白其意,现在想想这是求救的一个技巧。你在一群人当中说:救救我。这个时候会出来援助的人必然少数,基本没有。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在旁观者中选择一位你觉得最可能帮助你而且最有能力帮助你的人。你要指明这个人,这个人这个时候就会意会他的责任。这个时候通常情况下,在紧急情况和众目睽睽之下他都会站出来援救的。
还有一个更通俗的例子,在大家身边都经历过的例子。在小学的时候,班长在一个吵闹的班级里说:不要吵大家安静,其实效果是很细微的大家都会觉得不是在说我不是在提醒我。长大了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如果你需要组织大家站好队,如果整个团队分成了四组,你在一个混论的秩序面前叫大家按照已有的位置站好队,这个时候基本是没有人会理会的。如果你在每一个指定一个组长或者负责人那么混乱的场地马上就会变得有秩序。
以上这些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在人多的场合,大家都有可能成为旁观者的一员。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受害者,当你急需帮助的时候,不要不好意思,要勇敢的向路人求救。你必须引起他的注意,然后明确的告诉对方发生什么事情。此时一定要克服向多人求救的心理。你应该从人群中指定一个人来帮助你,并且你要告诉他怎么做,比如被拖拽,叫他拉着你叫他报警。当然,你也要尽量的降低他帮助你的成本和风险。
当然,当你遇到了别人需要急需帮助的时候,你也想想这“旁观者心态”和“多元无知”的概念,你也要想到“责任扩散”的情形永远像只有一个人在场时一样去行动,或者组织旁边的人一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