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读书吗?
可能你嘿嘿一笑,读书嘛,不过就是认字+阅读理解的事。读书与否当然看心情和内容,但是你看现在早期阅读做得那么好,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是小读者了。
或许《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会让你对「读书」这件事情重新思考。 作者奥野宣之从系统的视角,梳理了跟「有效阅读」这一概念有关的来龙去脉。
今天分享的是读书笔记的第二部分—— 读书和做笔记。
第三部分,读书
奥野先生建议,读书的时候,只要读书,不要着急写读书笔记。甚至,一开始的时候不要着急划重点。
放下旧思路
「什么? 要是我漏记了重点怎么办? 」心中有个小声音在嘀咕。感觉错过了重点,就像是丢了一大保障一样。
应对这种想法,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自己的阅读初衷:有效,能够为己所用! 仔细想想,要想「为己所用」,就是没有书本的情况下也能想起来的知识,和用起来的技能。 这么看来,在书本上划满了线,除开自我安慰,也是没有什么用呢。
拥抱新的阅读方式
那奥野先生在阅读这个行动给了我们什么建议呢? 那就是「三遍读书法」:
- 通读:把读起来觉得不错的那一页折角。
- 重读: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的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 标记:再重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需要说明的是,奥野先生觉得这三个过程虽然有时间差,但是其实也并不是严格的先后顺序。他很细致地提出了运用三枚读书标签来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借用不同颜色的、可以重复使用的小的标签贴,来提示自己在三种阅读方面的进度「这本书,我的通读/重读/标记 步骤进行到哪里了?」
为什么是三遍读书法?
一方面,奥野先生认为,「好书值得多读几遍!」
另一方面,看到奥野先生的阅读建议时,我头脑中就出现了「筛子+漏斗」的意象。
三遍读书法,其实就是在筛选菁华嘛!看似麻烦地进行三遍读书法,其实是为写读书笔记做准备活动。促使你思考:到底哪里才是我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做料理,要讲究食材!只用最好的材料来做菜。」
现在很容易用手机的各种APP,如涂书笔记、有道笔记还有专门的OCR APP把内容都哗啦啦扫描存档起来。但是一本书的灵魂,对你自己而言最有作用的地方,这个识别、深入交往的过程是没有人能替代你去做的。
另一方面,类似于Kindle或者iBook这样的电子阅读,虽然便携,但是缺乏「实体书+标签」这样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复读不是特别方便。那借用「筛选菁华」的原则,利用截图、扫描等方式,也许可以建立用起来更为方便的虚拟标签系统和筛选体系。关于这点还在摸索之中……
第四部分: 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从读书的准备阶段就开始了
把想读的书加入书单,把喜欢或者引发你兴趣的书评加入笔记,记录自己想要探究的方向和一些零散的想法,一点随笔……奥野先生认为,这些也是读书笔记的内容。
这是让我很吃惊,也是帮我拓展了思路的地方。之前提到过,我们需要梳理自己「有效阅读」的意图。小小的灵感一闪而过,记录下来就等于抓住它了。
阅读之后的笔记
普遍性的读书笔记原则
再次强调一下,**读完书再做笔记哦 ~ **
所有的读书笔记,都有三个内容:
- 作者
- 书名
- 标注阅读时间
建议按阅读的时间顺序来做记录,并且统一格式,保持版式整洁;并且将所有的内容(摘抄,随想、书单等)记录在同一个本子上。 因此,在做笔记时,在本子上预留空间还挺重要的。
类型1:「一句话笔记」。
从一句话开始也是好的。
看到这点,感觉获得了很大的安慰。一句话书评,足以让人获得启动做读书笔记的自信! 读完一本书,总会在内心有个判断,把这个想法记下来就好。在豆瓣提交「已读」书目的时候,它会邀请你写一个小短评,刚好是很适合放一句话笔记的地方。
类型2:「摘抄原书+自己评论/感想 」
这是最重要的笔记方式。
奥野先生对此种笔记方法的比喻是「葱鲔火锅式笔记」。对于我来说,这个比喻实在很陌生,于是去搜索了一下这种火锅是啥:
在奥野先生看来:
- 摘抄:原文的内容,来表示也就是调味用的配料「葱」。
- 感想:自己的想法和评论,也就是火锅的主料「金枪鱼」。这里再次提醒我们,我们做笔记的目标是「输出」!
- 要记得用标志区分两者哦!
虽然是摘抄,但不是简单的体力活:
这样看来,写读书笔记时遇到的「应该摘抄哪段文章」「应该如何评论这点」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思想输出的第一步了。
而「摘抄+感想」,更是大作家们的常用素材积累方法。比如这些笔记片段其实也可以是纳博科夫的灵感卡片的内容——只不过纳博科夫是写在卡片上,而奥野写在本子上而已。但都是很好用的写作素材啊! 我终于明白了诸如纳博科夫、钱钟书这样的笔记狂文学家们写作好的原因。
该如何写感想?也许赵周老师的「拆书读书法RIA」可以帮点忙!I是指对于阅读的某段内容的粗浅理解,而A(Action)分为「A1:过去所做的以及观察到他人所做的行动」,以及「A2:将来自己打算采取的行动」。 这尤其适合追求「有效」和「致用」。
当然,还有更高级的组合火锅,也就是「主题读书法」,把几本相关的书一起读。 这点让我想起了GRE的写作练习……
类型3: 框架笔记
故名思议,了解一本书的框架。思维导图这个时候可以上场了。
而在梳理书籍框架的过程中,我们对于作者的创作意图会进一步感知,也是很棒的逻辑训练哦!
补充与善后:不断丰富你的笔记
3个行动要点:
- 不断重读笔记
- 不断增补感想(随想笔记)
- 不断增补资讯(继续粘贴笔记,复印+剪切大法好)
比起看过的书,笔记更珍贵——因为这是你自己输出的菁华。
笔记常看常新。我自己尝试后之后发现重新看做过的笔记,会有新的感悟和视角。还可以不断补充新的关联知识,贴入相关的资讯简报、自己的感想、他人的书评等。有时候看别人的读书笔记,也会发现我自己阅读时没有注意到要点。
读书笔记并不是写完放好就万事大吉了。如果在读书时发现了感兴趣的内容,就应该扎实地多看几遍,偶尔还需要把读书笔记完完整整地翻一遍,了解自己到目前为止都读了什么书。这样的反复输出,也可以说是在对自己灌输思想。 而通过这样的过程,已经消化过的信息又经历了一次精细的咀嚼。
总之,感觉笔记承载了自己对于一本书的内容以及自己跟这本书的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奥野先生也建议做好标记和检索目录,以便在有需要时可以快速找到。 而不再看的书,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处理掉了(不忘安利「断舍离」啊!)。
后记
我于2016年5月30日看完了这本书;自看完这本书以来,这是结合我的阅读笔记来写出的第一篇长篇读书笔记。 每次开启一本新书,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本书以及奥野先生介绍的阅读方法。新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强化;要想写一篇长篇的、有自己思考的读书笔记,也还是需要消化的时间的。绝对不是每一本书都要这么读,但是这么读过的书印象都很深。 总而言之,奥野先生这本书的方法系统而实用,而且还很符合认知科学的原理,难能可贵。
我也诚心把这本书推荐给父母亲和教育工作者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无数次感慨:「要是我读书的时候,有人这么指导过我就好了!」因为带着输出意识来读书,整理书籍的逻辑和亮点,不光是知识的积累,也是思维的锻炼。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完全可以落实到读书与做读书笔记的行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