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朗读者》已是几年前的模糊记忆了,唯一能记起的,也只剩下这段“忘年”爱情中匪夷所思的零星片段。而央视推出不久前推出的《朗读者》节目,反而重新引起了我对本哈德·施林克的这部长篇小说的思索。
米夏在十五岁的青春年华里,对三十六岁的文盲女人汉娜一见钟情。他们常常一同外出郊游、骑行、同床而睡。而日常的约会中必不可少的,便是米夏对汉娜的朗读。他们是一对特别的恋人,在朗读中倾诉着浓烈的感情,但两人之间的矛盾却也日益激化,后来导致了汉娜的不告而别。他们的再次相见已是数年之后,毕业后在法庭实习的米夏遇见了作为纳粹罪犯而坐在被告席的汉娜。这个自尊心极强的女人,为隐藏自己的文盲身份,默然接受了他人的污蔑,被判终身监禁。米夏在劝解无果后,选择继续为汉娜朗读各种文学作品,将一盘盘录音带送进关押汉娜的监狱。汉娜借着录音带学习识字与写作,并欲用纸条与米夏交流,却从未受到回复。最终,在米夏接汉娜出狱时,还是接到了汉娜自杀的消息。
曹文轩在为《朗读者》撰写荐言时道:“每个读者都会一夜把它读完。”小说情节的发展总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用其严谨的结构引人入胜,并在每一个意外的转折中,引起我的停顿与思考。本哈德·施林克借构造汉娜形象的契机,批判着德国纳粹的历史暴行。而在这场反思的背后,仍有更多细微之处值得推敲。
汉娜竭尽一生所隐藏的,是她不认识字的秘密,更是她无法轻易释怀的自尊心。她为了隐藏真相,放弃了西门子公司的升职机会,走向军队集中营做了一个守卫;她为了隐藏真相,在法庭上放弃了辩解的机会,承担下一切莫须有的罪责与惩戒;她甚至为了隐藏真相,放弃了自由,放弃了与米夏的爱情,最终放弃了生命。汉娜的一生漂泊无依,并不敢向任何人投注自己热烈的感情,为的是“藏匿”,为的是捍卫那几分微不足道的自尊。在审判的法庭上,罪犯们的“麻木”、法官的“麻木”,反衬出汉娜骨子里的骄傲。“换了您,您会怎么做呢?”汉娜对法官提出的看似天真执拗的问题,恰好是对自认正义的带罪者内心深处的拷问。
这个桀骜固执的文盲女人,最终还是为了誓死捍卫自尊付出了沉重代价。事实上,如果我们在一次次的选择中,坚定自己的信念,采取恰当的方式学习、充实自己,我们同样可以在让自己走向强大的同时,捍卫自己的尊严。汉娜的所作所为给予我们启示,也给予我们教训:维护尊严并无不妥,而采取的方式不同,我们或许会在未知的领域收获更加美好的东西。
《朗读者》的精髓之处,便是朗读二字。汉娜自与米夏恋爱时起,便缠着米夏为她朗读中学学校中要求学生朗读的文学作品,如《荷马史诗》、《老人与海》等。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女人,在条件艰苦、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里,即使因为错误的选择而走上错误的道路,汉娜仍然保留着对知识与文化的强烈渴望,甚至是入狱之后,她还是追求并享受着朗读带给她的短暂的悠闲安乐。
米夏在少年时代钟情于一个比他大了二十一岁的中年女性,虽然之后的米夏对与汉娜的爱情过往感到羞耻而惭愧,这个渴望朗读、渴望文化的女人对米夏造成的影响却不容否认。米夏为了同汉娜见面,攒钱买车票,放弃与父母的共度时光,甚至是在见汉娜之外的时间里补习功课,努力学习。他拥有一个十五岁少年应当有的懵懂与冲动,在这段违和的“忘年恋”之中,这份纯真的感情却也莫名显出一份和谐与珍贵。即使他们没有其余更多的交流,这样安详平和的朗读声却也改变了两个人的一生——固执倔强的汉娜在朗读声中收获了短暂的爱情,变成一个知性安静,性情温柔的女性;默默无闻的米夏在朗读声中领略着爱情的美好,变成一个自信而勤奋刻苦的优秀学生。
与其说米夏是“为汉娜而朗读”,倒不如说米夏是“为自己而朗读”。他们生在了战乱纷起的时代里,唯有沉浸在朗读中,才得以暂时忘却战争与现实生活的残酷之态,在娓娓道来的故事里,逃避人生中的惨淡凄冷,忘怀内心中的烦忧杂虑,寻觅一份安宁。在法庭的审判之后,米夏终日活在自责与愧疚中,唯有朗读,能让这个不再懂得爱情、不敢接触爱情的男人得到暂时的慰藉与平和。
朗读是从声音世界过渡到文学世界的方式,是体会韵律与语言结合之美的重要途径。从朗读声中,我们得到的是灵魂的休憩,我们得到的是对过往、对现今,乃至对未来的反思、总结与畅想。在《朗读者》中,米夏曾表达:“我又为她(汉娜)悲伤,为她那迟到和错过的生活而悲痛,为她整个生命的姗姗来迟,生不逢时而伤感。”只愿沉浸于朗读韵律之美的每一个人,都可不携一分遗憾与伤感,朗读一段故事,寻觅一份安宁!
2016级口腔 姚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