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极其安静的一天。屋子里我和儿子各做各的事,互不干扰。儿子突然说:“妈妈,你怎么这么空?”我不解。他随后补充:“你一直在看电影。”我没有辩解——周末安安静静看部电影,是对自己忙碌了一周后的犒赏。虽然埋头做作业的儿子对我不满,那多半源自嫉妒。为了安抚他幼小的心灵,我从电影情节中回过神来,陪坐在他旁边。
客厅的玻璃门上沾满了水汽,屋外正下着雨,但空气中依旧雾气氤氲,远看见对面顶楼上像有仙气缭绕。往下看,雨水打落了很多树叶,黄的、绿的,落到草地上、河面上、红砖路上,把地面装扮的华丽柔软,颇有典雅的秋冬韵味。突然想起昨夜把车停在路边,天窗还开着缝,该落进雨水了,于是拿把伞下楼关车窗。
有树叶透过天窗缝隙滑到了座椅上,车顶上落满了树叶。路边大树上的叶子被雨水浇打,仍止不住下落。我有点懊恼,才洗过的车,还没干净两天呢。无可奈何回到屋里,无目的地翻看着手机,百无聊赖。
微信朋友圈有人分享了一段广告视频,关于朋友圈的测试。测试者对微信朋友提了几个问题,分别问:自己的职业、老家在哪、最近去哪旅游、最爱吃的菜,最后仅家人能准备地解答。测试者很落寞,朋友圈里没有了解他的人。广告策划把原因归结为他的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这个结局出乎我的意料,心想,这是什么逻辑?交友是个双方互动的活动,一方愿意在朋友圈展示自己,也要另一方肯花时间看,再不吝留下点赞,才能被知晓,才完成了一次勉强算是互动交友的动作。但其实,朋友圈里愿意为你留下这个简单动作的,也寥寥无几吧。每个人都有自己在走的路,一条跟你没有多少交叉的路。2018年过去了,我的微信好友多了不少,但是说到朋友,仍然是那些个。
抛开这些无用的念头,翻开昨夜入睡前的聊天记录。认识他始于工作,或许,也会终于一段工作的结束。虽说成年人的世界已经抛弃了爱憎,我依然不会隐藏自己的喜好,更愿意与喜爱的人共事。但必定是比我更加优秀的人,能带给我启示的人,能为我答疑解惑的人。是势利也罢,我只想成就更好的自己。
最近常出差,抵抗不住各地不同纯度的霾,反反复复的感冒,疲惫不堪。仍然有兴致总结一下出差带来的工作之外的收获。在一个满大街都是陌生人的城市,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孤独的看客,看日出日落车水马龙,看人来人往嬉笑怒骂,好像比看自己更加真切和超脱。再回到原地,见到一张张熟悉的脸,能让内心升腾出温暖,驱走异乡的孤单,也就不会再迷恋他乡的风景。
想起去年1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那天艳阳高照,怀着冬日里的感恩,写了一篇辞旧迎新的文。2018年是忐忑的一年,怀着对本命年的迷信。尽管如此,日子还是快速地溜走,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迹。
循环听着一首歌“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纠结快不快乐真的过于矫情,成年人的快乐几乎等同于事业成功与否,赚了多少钱,买了几套房,孩子成绩排第几,吃了几顿大餐,去哪国旅游了——这些他人眼中艳羡的东西。我对快乐的要求太高,所以常常觉得不快乐。偶有的放声大笑多半是附和环境,或是在他处的妥协,不会持久。
因为懂得不快乐是人生常态,所以嬉皮笑脸去面对人生的难;因为懂得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所以不祈求他人懂得自己的苦衷;因为懂得还有人希望自己过的快乐,所以假装快乐,好让他们快乐……即便知道快乐难求,也不会放弃追求。那是简单的东西——无挂碍的身心、不设防的畅谈、无纷争的环境。于世间无害,便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