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这里有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1,
《追风筝的人》成功打败《解忧杂货店》,成为我心中最好的一本书。
这本书很火,火到我高中做英语阅读理解几乎每个月都会碰到介绍这本书的英语文章。但刚开始的时候,我被他沉闷的书名欺骗了。我知道风筝是隐喻,存在好几个象征意义,看起来不是很好读进去。
在印象中,这本书应该老早就存在我的脑海中,但一直没有打算去读它。甚至有次在高中的寝室座谈会上,有室友介绍这本书,说起哈桑的遭遇,说起惊天的秘密,但我也只是不在意。或许那时候的我不喜欢读书吧。
图书馆的这本书破旧,07年出版的,有11年了吧。书的封面和《摆渡人》很像,以至于我的大学同学看到说,”《摆渡人》我看过。“我尴尬地笑笑。
2,
这是我喜欢的书中段落之一。
我看着那张照片,“你爸爸是被拉扯成两半的男人。”拉辛汉在信里这么说。我是有名分的那一半,社会承认的,合法的一半,却不知不觉间充当了父亲愧疚的化身。我看着哈桑,阳光打在他露出缺了两个门牙的笑脸上。爸爸的另一半,没有名分,没有特权的一半,那继承了爸爸身上纯洁高贵品质的一半,也许,在爸爸内心某处秘密的地方,这是他当成自己的真正儿子的一半。
3,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美国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畅销书。
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
百度百科上有段很好主题介绍。
《追风筝的人》清新自然,以新写实的笔法,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这部小说流畅自然,就像一条清澈的河流,却奔腾着人性的激情,蕴含着阿富汗斯坦这个古老国家丰富的灵魂,激荡着善与恶的潜流撞击。
我觉得救赎和战争是小说的主题。儿子与父亲、人和祖国就像风筝那样,互相挣脱又互相纠缠,逃不出宿命的天空。
4,
这本书的豆瓣评分奇高,8.9分。短评,书评,笔记一大推,可见此书受欢迎程度。
很流畅地读完整本书,人物性格饱满。阿米尔复杂性格,哈桑忠诚性格,他们的爸爸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物。故事初期他是一个好人,做善事,最后很多人都受到他的帮助,以至于后来逃到美国那些受过他帮助的人也感恩地帮助他。
后来,我知道他的善行源于恶行,以此救赎。
在后来,阿米尔也重知真相后开始救赎之旅。
我们往往被迫诞生在一场既定的牌局里,在这场牌局之内,有固定的生活经历和人际关系网,这是幼稚的孩童无法认知和篡改的。因为他们清澈的双眼不认得声誉、金钱作祟的闹剧,也同样不认得人情的冷漠和悲凉。在责任的推脱下,每个人都活在不同的牌理之中。所以孩子是该得到原谅的,因为你完全不忍心鞭笞一个当时内心只是单纯地不理解甚至是憎恨父亲对仆人哈桑情感上的倾斜,只是想通过风筝大赛而获得十足的父爱而背叛哈桑的缺爱的富家小少爷阿米尔。孩子不会故意犯错,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于是哈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他的忠实和真诚就这样随着简单的语气荡漾开来……我想,罪赎和原谅确是很好地均衡了这个世界。
5,
小说结局的安排独具匠心。结局的风筝再次点题,这是个不错的高中语文阅读主观题。
温暖的结局,给了沉浸在悲伤情节的读者一丝动力。
作者的文笔很好,即使这是他的处女座。是啊,在他的文字结构中,让我惊觉那从容的文笔,仿佛让时光交错,回顾着漫长曲折的人生道路,往事历历在目,然而人事已非。回不去的童年,填补不了的心灵裂缝。
豆瓣有位读者说,“风筝的线是那么脆弱,断线不过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如凡夫俗子的我们不能保证它不会断,毕竟几百个风筝选手中,只有一个是胜利者。我们最有机会可以做的,是以正确的眼光,坚定的信心,追到它。不要总以活得容易为借口,去懦弱、去谎言、去夺取。”
诚如斯言。
6,
《追风筝的人》也还是一本出色的小说。主和仆、贵族和贱民、朋友和兄弟,历史和现实,种种转变都被刻画得生动而细腻。放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更洞见人生和人性的复杂。
译者李继宏在最后说到,“在这本感人至深的小说里,风筝是象征性的,他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