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可能是简书这个网站中最苦逼的作者群体,他们的工效比是可能是全网站最低的。
一、
再真正动笔之前,我想了想,我这个文章的题目应该改成:“如何写一篇不入流,没人看的历史文章”。因为我刚才看了一下,我昨天写的那篇关于腓尼基的文章只有十八个阅读,两个人点了赞,其中有个赞还是我自己点的XD。
我不是把自己标榜成一个不得志的简书作者...因为在我确定好主题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篇文章注定没人看。(再说我是一个历史系学生,而不是常见的历史爱好者)。以亲身经验,我知道一个群体里有多少人会知道腓尼基,会知道希罗多德,会知道腓尼基环绕非洲的那件事。我也知道一篇充斥着长句和长段落的4000字长文在快阅读时代不会有人读。世界史本来就不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更何况是古代史呢。
不过我还是要把它写出来,其理由有三个:1、这篇文章能帮助我自己的考研复习,能提高自己的能力;2、这篇文章能帮到对世界古代史感兴趣的硬核玩家;3、我又不是带着功利的心态待在简书的。
至今为止我也写了不少文章了,其中反响最好的是红黄蓝事件后蹭热点的一篇文章,获得了7431个阅读,235个赞。
就我自己而言,我写的文章大致分为这么两类:1、无病呻吟文 2、科普文。在第二类中又分为剪刀加浆糊科普文、翻译科普文、“纯粹原创”科普文。所谓“剪刀加浆糊”来自于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对传统历史编纂学的称呼,这类文章基本上是将手头的书籍、论文以及其他资料里的内容按照自己的顺序重新排列组合,力图相对不那么枯燥地反映一个历史事件的全貌。
国内学界关于这些历史事件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成果不少,观点也基本趋于一致,很难再出什么花样了。互联网对于很多历史知识并非全知,而且是相当愚蠢的。有很多东西在学界之外,其他人对这事件所知甚少。因此写出来的文章看起来在网上很新,但是其实是书里的旧东西。
换句话说,我要出产干货。
那篇《伊里奇的梦醒了》就是属于这样的文章,所依据材料只是一篇论文和澎湃网上的几篇文章还有自己的课堂笔记、课本。
可能有同学会问,这样岂不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是一种“半抄袭”行为?但是历史文章这东西是无法称为原创的,每个人都是在已知历史材料上的重新“剪贴”。当然如果你有什么一手的考古发现,那另当别论。
翻译科普文。就是将外网上的英文科普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发出来。比如有关泰坦尼克号二副的文章就是从全英文世界最大的科普网站——英文维基百科翻译过来的。可能又有童鞋又要说,英文维基百科不见得靠谱啊。我又不是写学术论文...而且大部分英文维基词条,特别是那种夹满注释的,还陈列各方观点的....要啥自行车呢?
换句话说,也是要出产干货。
在我写这类翻译作品之前,我会考虑如下两点:1、国内的互联网又其他相似内容吗 2、如果有,他们的是否详实、严谨。而在写的时候,我会有两个目标:1、宁滥勿缺,因为对于国内互联网世界还未有过的内容,如果要搬运那一定是多多益善的。2、我要做我这个时间点最权威的,并不是不接受反驳,而是没人能够反驳,如果有人能反驳,那么他一定是比我见过更多的大佬。
这是我认为的一个历史科普文搬运工的基本修养。
最后一种纯粹原创科普文是最费力的,也是可能在诉求上最接近论文的。对于这个选题,如果我能找到的中/英文文章都是只言片语,或者说我认为先有文章做的都不够好,那么我会选择捣鼓一篇纯粹原创科普文。于是我会大范围的寻找各种资料,评析各方观点,加以甄别消化,最后汇总成文。昨天的文章和有关卢德主义的文就属于这一类。
在翻译科普文的时候我也会注意一些甄别,但不会这么深。
也许有人会把这样的工作称之为历史研究....其实差的远呐。
为了满足个人泛滥的情商以及矫情情绪,很多文章我都会带有一些私货。但是(脸红)作为一个受历史科班教育的....我也得保证客观公正,因此私货毫无例外都是放在文章的最末的,与干货泾渭分明。
如果给我定性,我会称自己为“干货历史搬运工”。相信很多其他历史作者也是这样的。
接下来我将以昨天的那篇文章为例,展示一下写一篇历史文章的有趣过程。
二、
在写文章时事态愈发严重时,故,我有意记录了写文的过程。
顺便提一句,历史研究其实很类似于探案。
1、写东西,总有个动机吧。在复习晚期埃及的时候,我发现书里提到了公元前600年左右腓尼基人曾成功绕行了非洲,在北师的MOOC里也同样提到了。于是我对此非常感兴趣,感觉别人也会感兴趣,准备写一篇文章。4月7日,也就是一个周前的周六,作为下周计划之一,我在笔记本记下了这件事。
2、周天,因为之前已经知道希罗多德提到过这事。于是去书店学习的时候顺便找来了希罗多德的《历史》上册,找到了书中有关这件事的记载,并拍照存档。粗略地又找了些外网里相关的科普文。
3、周四上午。从知网上找了一篇可能相关的论文。粗略的翻了一下之前找的科普文,挑出来一篇第一印象不错的,刚看了一点,感觉原文略显单薄,没有什么故事性,于是草拟了一个开头。这篇文章叫:Necho II's African Circumnavigation
4、周四晚上继续翻译的时候崩溃地发现,原来有关腓尼基人的远征的全部证据只有希罗多德在历史中一段话,那段话已经被我拍下来了。我发现这件事不是没故事性,是根本算不上故事。仔细看完了这篇文章,觉得说的不错,有理有据的,于是打算直接翻译出来好了。
5、词典识别不出来的地名需要通过手动百度,然后从旅游相关的网页中得知他的中文译名。但是对于Punt(蓬特)这个地名网络上完全搜索不出来。这个地方属于埃及的一个贸易伙伴,于是翻了翻课本,在埃及的对外交流内容找找到了“蓬特”这个地名,再从英文资料比对,发现描述一致,确定蓬特就是punt。
5、原文比较简单,字也比较少(1500字左右),于是很快就翻译完了。本来这项工作就这样完成了,但是接下来我做了不该干的事情,我又仔细看了其他几份材料,发现还有很多文章可做,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推演了腓尼基人的路线和航行时间。而这篇大致可以理解为“如何看待腓尼基人环绕非洲”的回答里,作者在罗列了史学界的各种观点外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他提到了以当时人的地理知识,特别是对于太阳运动的认识,能否编出“太阳在右手边”的情节。这是“破案”的关键。
6、还是周四晚上,在文章中综合了刚才看过的各方观点,于是成了全新的一篇文章。至于那篇论文——《第二十六王朝埃及对外交往研究》,我没有找到新的内容。作者引用的也是阿兰·艾劳德(Alan Lloyd)的否定观点,但不是最有理有据的否定理由,于是略过。
7、在用百度查地名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贴吧上的一则讨论。这里面提出的观点推翻了我现有材料中“洋流和风对于自东向西环行非洲十分友好的观点”。
8、讨论里只是截取的片段,为了找到上下文,从网上下载到了这本《古希腊人的地理学》。看完相关章节后对作者“从塞内加尔到直布罗陀的航行在当时是不可能的”的观点表示怀疑——那么多造访者,船这么贵重的东西真的只能说放弃就放弃了?
9、试图反驳“从塞内加尔到直布罗陀的航行在当时是不可能的”的观点。于是找到了达伽马的返航航线图,以及葡萄牙商船从印度返航的航线图。发现他们选择绕行到亚速尔群岛,从而避开了塞内加尔到直布罗陀的沿岸航行。而亚速尔群岛在葡萄牙人发现之时,没有任何人类活动过的痕迹。
10、亚速尔群岛是葡萄牙的据点,但荷兰人也要与亚洲进行贸易,那么荷兰人是怎么走的呢。于是询问了老师,老师认为荷兰人必须绕开亚速尔群岛,但古人也不见得必须弃船。老师给了我几张航线图,发现荷兰人也是避开了塞内加尔到直布罗陀的沿岸航线。
从Phoenicia Ship Expedition的官网与相关报道中发现现代人同样避开了。
11、周五上午,感觉对于自己已写的内容并不满意,而且闲的没事,野心膨胀,打算自己破案。抓住“从东向西绕行非洲时,太阳在自己的右手边”这句话作为线索。在看地图的时候突然发现,整个地中海区域都在北回归线以北,古希腊人看见的正午太阳永远在北面。
12、从《古希腊人的地理学》找到了有关古希腊人的世界观,包括对太阳运动的认识的相关内容。开始第一个推理,假如腓尼基人没有完成航行,他们能否用“太阳在自己的右手边”欺骗法老?结果是不能。
13、猜测“太阳在自己的右手边”的这句话是祭祀说给希罗多德听的,于是做了两个自己认为合理的假设,1、当时埃及人和希腊人的地理观相差一致;2、希罗多德也信奉这个地理观。然后自己画了一幅示意图。
13、通过示意图,真正意识到希罗多德不相信腓尼基人的话的原因。
14、冥思苦想后,发现自己无法从对于太阳运动的认识这条线索破案。
15、结合之前的推理,提出一个猜测——希罗多德认为这个故事不靠谱于是省略了大部分细节,而唯一记下的,正是他认为这个故事不可能是真的的关键证据——“太阳在右手边”。
16、除此之外,发现自己无法比在周四找到的那些文章了解地更多。伴随着这个失望的结果,找了一些配图(维基百科的图片质量总是很棒),并且配上文字。完稿。粗略校对,发表。
至此,一篇历史文章就算正式完成了。
虽然没人看,
但是自己却十分享受这个写文章的过程,并且获得了十足的满足感。
谁能说这过程不比获得数万点击更令人欢喜呢??
尽管真的没人看XD
201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