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赵小册 图丨网络
01
前两天跟大家分享了丰子恺和弘一大师之间的故事《一个承诺,就是一生丨丰子恺和恩师李叔同的师生佳话》。
这个故事是查了很多资料写的,不管是在写的时候,还是校对的时候,每次读到,心里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
是呀,一个承诺跨越了半个世纪,跨越了生生死死。这种穿越时间,穿越世事变迁的承诺,真的很令人感动。
其实不止丰子恺这个学生,弘一大师周围的人,像弘一大师的另一个学生刘质平,还有弘一大师一辈子的朋友夏丏尊等等,都是心地纯净、值得相交的人。
比如丰子恺,是人品和才华兼具,一个承诺、可以践行一生的人;
比如刘质平,是虽然不是儿子、但情意却比儿子还深的人;
比如夏丏尊,是可以一辈子相交、一辈子相伴、一辈子知心的人。
其他像钻营机巧的人,耍小聪明的人,不是真心、却一派奉承的人,总之心里不纯净的人,弘一大师是连见也不见的。
所以到最后,他的身边都是心地纯净、宛如赤子的人。
如果说看人、识人是一种智慧的话,那弘一大师看人、识人的眼光,真的很让人敬佩。
02
曾国藩也是很善于看人、识人的人。
据说李鸿章向自己的老师曾国藩推荐了三个年轻人。曾国藩见他们在院中等候,就暗暗观察。
后来和这三个人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曾国藩就让口才最好的年轻人做了有名无权的虚职;
老实规矩的年轻人做管理钱粮马草的同知;
而让仰头看云、说话直接的年轻人去军队效力,重点加以培养。
大家疑惑不解,曾国藩说:“第一个人在庭院里等候时,便用心打量室内摆设,虽然他侃侃而谈,但很多东西不甚精通,只是投我所好而已。
可见,此人善于钻营,不足以托付大事。
第二个人沉稳有余、魄力不足。
第三个人不浮躁,从容淡定,面对显贵,很有主见,能不卑不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正是少有的大将风度。”
曾国藩说的第三个人,就是后来战功显赫、扬名中外,后来任台湾首任巡抚的刘铭传。
03
曾国藩、弘一大师,都是看人、识人眼光很准的人。当然也有很多人,因为识人不准而吃了很大的亏。
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府,一定很后悔提携贾雨村,一定很后悔跟他走的那么近。
贾雨村在贾府富贵荣华的时候,拼命攀附、巴结;而在贾府败落时,却恩将仇报,反过来落井下石,再拼命踩上一脚。
倒是刘姥姥、贾芸、小红、茜雪这些人,在贾府败落的时候,还去看望贾宝玉,尽量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刘姥姥还把巧姐解救了出来。
我想曹雪芹在写贾雨村这个角色的时候,心里一定是带一些不忿和荒凉的吧。
另外还有《金瓶梅》里的西门庆,结拜了十个兄弟。可他这十个所谓的兄弟,都是沾光不够、行为丑陋不堪的人。
尤其是跟他走的最近的应伯爵,在他得势的时候,油嘴滑舌、溜须拍马,哥长哥短的曲意逢迎,拼命从他儿那捞好处。
可西门庆刚死、尸骨未寒的时候,这个所谓的“誓同生死”的兄弟,就败他的生意,挖他的墙脚,并且最先一个见风使舵,转投另外一个有权势的人物。
这都是识人不明吃的大亏。
04
说到看人、识人,想起了我们老家的一件事儿。
我们老家那边前些年的村支书,当年也是赫赫扬扬、在村子里说一不二,俨然是土皇帝一样的人物。
很多人都巴结他,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和他儿子差不多的年纪,吊儿郎当,不干正事,但嘴皮子很好。
这个年轻人跟他儿子称兄道弟,对他们两口子也大爷、大娘的亲热的叫着。
在那个人人都想当兵的年代,他还特意替那个年轻人开了绿灯,挤上了名额,办了入伍的手续。说起来也算是那个年轻人的恩人了。
后来这个年轻人退伍以后,也常到他家吃饭,亲兄亲弟、大爷大娘,一派亲亲热热的劲儿。
可就是这个年轻人,看他们家有钱,看他们家地下室堆了很多别人送的礼,有一天缺钱的时候就动了歪心。
这个人趁他们家没人的时候,就进来偷东西,结果被女主人,也就是村支书的老婆认了出来,喊出了名字。
因为担心事情败露,这个人竟然把女主人给杀了。
这可是他平常亲亲热热、一口一个大娘叫着的人,这可是他来的时候经常他们做饭的人。
这桩命案出了以后,整个村子的人无不纷纷感叹。大家都说,这真是恩将仇报、引了个狼进来呀。
后来这个村支书就因为心情抑郁,身体越来越差,没几年就去世了。我想后来的他,也一定为当年的识人不明而后悔万分吧。
说到这,忽然想起了江歌和刘鑫。
要是江歌能早一点看清刘鑫就好了,能早一点意识到她身边这个所谓的闺蜜,其实是一个心眼儿太多,遇事总是推别人出去、然后自己往后躲的人。
如果能早一点意识到、早一点远离就好了。
05
说到底,看人、识人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的功课。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很少碰到大开大合的事,大多过得都是平平淡淡的日子。但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看人、识人也是必须的。身边的某些人也是必须远离的:
比如有的人,在需要做事的时候,总想着自己能少干一点,但需要担责任的时候,却比谁溜得都快;
比如有的人,当面对你甜言蜜语、说的天花乱坠,但转过头去就打小报告、拆台;
比如有的人,太过钻营机巧,不是真心、却一片奉承,或者爱耍小聪明,太势力,摆高踩低等等。
当然这样的人并不多,但万一我们遇到这样的人,能远离一定要远离;如果不能远离的话,也一定要小心。
06
看人、识人,是几千年下来,从古至今,一代一代的人都需要做的功课,我们每个人也不例外。
如果让我说的话,就是上面提到的这几种人,一定要远离,或者要多加小心。
说到底,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根据自己周围的环境加以判断。因为最后的这个环节是需要我们自己做的,是没有人能替代我们的。
就像没有所谓的灵丹妙药一样,也没有任何一篇文章可以一下子告诉我们所有的识人之智。
不过还是那句话,最后这一步,怎样识别我们周围的人,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
希望我们都能修炼好看人、识人的智慧。就像我们周围有沙、有金一样,我们既要能看清沙,也要能看清金……
来自:赵小册(yinhuaton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