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又下雨了,现在之所以如此喜欢下雨天,多半是因为早已喜欢上了落雨打在瓦片上的那种清脆、悦耳、宁静的感觉,也是由于它可以勾起好多好多思念,那样毫无理由。
记忆中的瓦房——自然、亲切、质朴。
村里大多数人已修上了用混凝土钢筋而建造的房子。而外婆家依然是黛色的瓦房,它静悄悄地坐落在葱郁的山脚下。黛色的瓦,白色的墙,棕色的房檐,青葱的山,从远处望着俨然一幅水墨画,浓烈又畅然。
在这样的角落里,墨青色的房顶是用一片片水泥瓦层层堆砌而成;墙是先用用栅栏和泥巴制成,再用调制的石灰上色,最后呈现洁净的白。只是现在,在一些墙角会瞧见被岁月磨蚀后,大方露出的裸露泥巴和栅栏的棕褐色;房梁、门框是用木头造的,如果不小心被水亲吻便总是湿漉漉的。在这湿冷的南方,假使正处秋冬季,这些水迹更是风干的慢;地板是泥铺在底下上面均匀糊上石灰;房檐是一个个木头雕刻的带着古典味道的屋檐角。下雨天,雨水便沿瓦槽处分流再顺着房檐流下来,大人们告诉我们们叫屋檐水。记得小时候一到下雨天就喜欢抬一条小板凳坐在庭院的台阶上,撑着小下巴呆呆静静的望着一柱柱的屋檐水,它就那样流啊流,直至看到雨停了,变成一滴一滴的水珠滴下来,童年的时光也这样消逝了。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外婆家的瓦房已有30多个年头了,却已带上了陈年味儿。尤其是到了雨夜,家里的锅碗瓢盆可谓物尽其用,在每一处漏水的地方静候,否则早上起来就是一堂亮汪汪的水渍,泥巴地板也会变得湿滑;再者风一吹,蜘蛛网、灰尘便窸窸窣窣地落下来,还好提前就会把衣服收进柜子里,一次竟忘了食的,第二天起来便是多了些黑青色的“调料”,摇摇头不得不作罢。这时心里难免会埋怨瓦房的不足之处。不过也有挺多好处,如夏天可以不用开空调,自动降温;房间为了采光,往往会装上几片亮瓦,阳光便从此处照进来,午后小憩常常会望着光亮处发呆。细微的光线下各种灰尘张狂飞舞,轻飘飘的,不禁伸出双手,想要抓住一丝,只是它会叫你想抓也抓不住。喜欢用手指在光线处肆意比划,配上人声墙上便是活灵活现的小狗,小鸟等……也会捡碎了的镜片,对着光,反射的光就随着手的移动像个精灵一样在黑暗的墙上灵活地乱窜。
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在夏日的黄昏,也就总是学着大人手里拿把摇扇,一家人在庭院乘凉。我喜欢缠着外公给我讲他那个年代,或关于妈妈舅舅他们的故事。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只是还是会皱眉,那可恶的山蚊子也是讨厌,生气地和它们蹬鼻子上脸,真想一巴掌拍死所有烦人的小妖精。有时,也会有星河、月亮,忍不住用手指着它欢喜的说——月亮,然而耳边突然惊现大人们的话语——指月亮会被割耳朵,吓得自己颤颤巍巍赶快把小手缩了回来。也会有夜风轻抚,周围的树莎莎絮语,在月光下摇曳着曼妙的身姿,影子可魅人了。
夜深了,也凉了,便进堂屋,关上大门,窝回床上入梦。
雨还在下,夜却很深了,就在梦里想念着外婆家的瓦房,眷念着那份温存,瓦房还在,那些时光却再也回不来了,徒留记忆伴我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