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朋友一直在和我聊研究生毕业了她应该做什么。像所有面临就业的迷茫的人一样,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开始。
在她找我聊了三次以后,我终于忍不住说,如果你真的想要探索自己做什么的话,那你就把你的选择和困难写下来去做分析,如果不把想法落在实地,在脑海里空想,永远都想不出答案的。
她呆了一下看着我,说了两个字:很难。
如果不经常记录和思考,突然让我们不再空想,而是踏踏实实的写下来去做分析,的确会很难。因为空想就是一个舒适圈,我们在安全舒服的环境里呆习惯了,就很难踏出这个圈子去接受新的挑战。就算当你某天打了鸡血下定决心一定要突破自己的时候,也会有千万个拦路虎和诱惑跳出来劝你放弃。
习惯的待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这样就能减少受到指责和评论的压力。例如习惯了日常上课看书的生活,可能就不怎么敢做出实践交往的行为,因为看书不会出错,不会和人碰撞出不一样的“矛盾”,但是与人交往和实践就是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所以就安慰自己读书是最合适我的学习方式;或者习惯了在外面折腾参加各种活动的人,让他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书就是很难的一件事。
很多时候我们去思考应该如何解决一件事情的时候,一般会思考问题的本身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解决问题达到目标,但往往最后做出来的效果却不是之前所思考出来的办法,而是我们最习惯采用的方式。
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改错题”。通常想把一个错题弄明白的时候要先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是正确的,是因为哪个点没有想到才会错,为了加深记忆可能需要再练习或者讲给别人和自己听一遍。这个步骤或许每一个人都知道,但是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会选择听老师讲一遍,把错题写在错题本上就结束了,然而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可能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了。
为什么正确的步骤大家都知道,但我们就是不那么做呢?在上个例子中“去听,去写”就是你觉得舒服的事情,而分析错题的原因,练习这些事情就是需要突破和改变的地方,这些事情看似很小,但足以成为你的拦路虎。因为你没做过,所以你会畏惧,害怕失败,害怕麻烦。最后宁愿选择没那么好的方式,便也安安心心的过去了,安慰自己也是很努力的。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抱怨,为什么我又没有做好,为什么做什么都是错?问题真的在于你不知道正确的方式是怎样的吗?不,很多时候你是知道的,只是你不愿意做,不愿意突破而已。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呢?
1.刻意注意自己需要突破的时刻
刻意练习告诉我们,无用功的原因在于没有目标没有针对性的练习,所以如果你想要突破想要突破的地方,那就先从注意它们开始吧。当你想思维偷懒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告诉自己这是自己想突破的地方。
2. just do it
注意到了以后下一步就是去做,什么都不要想,不要给拦路虎留机会,不想起床的时候立刻就起,不想读书的时候拿起书就读,当你真的开始了第一步,跨过去了那一点就会开始享受整个过程了。
3. 发现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在做的过程中或许你会沉浸其中,这个过程是很奇妙的,学会去发现自己的进步,总结改变带给你的感受和不一样的地方。
4. 去分享
当我们发生改变时你可以试着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你的朋友,它会起到很好的激励和监督作用,并且加深头脑中的进步的印象给你源源的动力。
5. 建立奖惩机制
要形成监督和奖惩机制,需要一定的压力,不然就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最后的最后我的朋友也和你一样选择了突破。
我对她说,你可以选择,如果你愿意我帮你,那就今晚六点写好发给我,我们以后可以根据这份东西继续探讨,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放弃,以后我和你就不会再聊这个话题了。
她想了想说,我写,我看到她的眼睛在闪烁,可能是因为她真的决定踏出那一步了,尽管是难的。看着远方被风微微吹动的树梢,我们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