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小王啊,明天到我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有个事情找你。”
“你谁啊?”
“我是你领导啊。这都不知道,找你有点事。”
“什么鬼,你打错了。”
这样的电话,你接到过没?
我接到过。整得我一头雾水,恰好那阵子有点亏心事,搞得我有点心虚。可转念一想,我明明是个38线的底层员工,纵然姿色过人,聪明伶俐,也不至于得到大老板如此宠幸吧。
后来一查,才知道原来是诈骗电话。
近日看到几则新闻,着实令人唏嘘。
1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山东临沂市罗庄区中坦村,18岁的准大学生玉玉遭到了诈骗,近万元学费被骗走。更令人心痛的是,在玉玉和父亲报警之后,玉玉陷入了自责和焦虑之中,在报警回来的路上突然昏倒,最终因呼吸心跳骤停在21日不幸离开了这个世界。
作案分子在电话里通知受害人按照规定可以向其发放助学金,再以需先存钱激活银行卡等为由诱骗当事人通过银行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2
8月19日,又一位大学生遭到电话诈骗,一自称为邮政客服告诉她,有一封来自银行的信件,因其在上海的银行卡支12655元,银行发函催款。女生按照“银行客服”与“热心警官”的要求,将自己卡里的6800元学费悉数转出,最后发现被骗。女生没钱缴纳学费,欲向学校办理休学手续。
3
8月24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小文(化名)订机票后收到诈骗短信,对方自称航空公司客服,以小文的航班被取消,在ATM机上办改签可获得补偿为由,诱导小文按照提示操作。结果,小文全年学杂费6100元被转走。
已到开学季,电信诈骗也抓住这个时机,将黑手伸向了涉世未深,单纯天真的学生族;电信诈骗这一社会顽疾,久治不愈,简直害人不浅。
无独有偶,想必你也接到过很多骚扰电话,各种推销,房子、商铺、保健品、各种调查等莫名的电话。
当然诈骗也是屡见不鲜:邮政包裹、法院传单、航班取消、聚会照片、孩子要钱、电视台节目中奖等等。
如下图:
这类案例多如牛毛,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想起本山大叔的经典小品中,范伟的那句话:
可难道面对猖獗的电信诈骗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当然不是了。通过这些诈骗我们发现,骗子之所以能得手,除了有“钻研业务”的精神之外,还有很多主客观原因。
第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问题。
前些年,听说淘宝店主兜售客户的信息,一个人的手机号能卖个五毛钱;各种网站、app等注册用户信息泄漏,前阵子还见媒体报道全国艾滋病患者信息外泄了,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产品打着大数据的旗号,收集用户大量信息也屡见不鲜。
第二、电信运营商监管失责。
手机号实名制喊了很多年,至今还没有完全落实。手机170、171号段本来是为虚拟运营商准备的专门号段,但因为监管措施跟进不到位,无需实名登记即可购买,已经成了诈骗电话和短信的温床,让人谈之色变。
第三、利用人性的弱点。
很多诈骗都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实施诈骗。比如中奖、积分这类就抓住了人性的贪婪,利用人的好奇心,窥探一些别人的隐私照片、视频;同样,色欲、善良,也能成为骗子的套路,还有怜悯心等等。
第四、防诈骗宣传教育不足。
诈骗古今中外一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也在升级换代,我们的反诈骗意识必须与时俱进。从街头线下,到网络线上,一直在翻新,骗招层出不穷。学校、家庭、社会机构这块显然做得不足。不能只靠大众自己去领悟,那会很痛。
不幸的是诈骗永远不会消亡,因为这也源于人性。
当我们期望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同时,不如从我做起。
首先,增强防骗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各类新型骗局和套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遇到这些套路时候,或许你就能快速甄别,识破骗局。
其次,遇到不确定信息时候,不要请举妄动,认真求证真实性。切记:小心使得万年船。若不幸需要亡羊补牢时也需要镇定,调整好心态,寻找弥补对策。
最后,这一点虽然比较变态,但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不要丧失理智,适当克制自己。天上不会掉妹子,更不会掉什么馅饼。
活了这些年,我开始怀疑社会上的一切,或许到了佛说的见山不是山的境界了。我去买东西,觉得被宰了,外面吃饭觉得地沟油、不卫生,看病觉得医生坑我·······
我不是有被害妄想症,而是踩得坑多了,就对外面的一切有了戒心。
社会从来就是尔虞我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