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划了两个月的旅行,在2016年10月的最后一天顺利画上句号。不算太完美的旅程,心情好似好不错。十天,路过春夏秋冬,路过“你”。
出行前曾查看一星期的天气预报,所到的城市都预计要下雨,而事实却是十天的时间里,除了在离开九寨沟的那天开始下雪外,所有的天气都适合出行,老天爷真的善待了我。
重庆·夏
一座立体魔幻的城市,被雾气笼罩,自带忧郁感。因为航班延误,临时换成其他航班,预计到达的时间大大提前。都说在重庆,地图不能用,因为这座城市不分东南西北,只认前后左右。作为一名资深的路痴,初到的第一天不出意外迷路了。无奈之下,还是打车去了酒店,Uber师傅说,只要走十几分钟就能到我们住的酒店,但我们却在同一个地方来来回回走了不下三趟,还是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
第一天晚上就去了“长江索道”,找到入口处的过程也真是“艰辛”,还是因为找错了路,爬梯爬的生无可恋,差点以为自己要回不去了。晚上10点的索道依旧很热闹,我们像所有游客一样,购买了往返车票。夜晚的重庆很美,尤其是当你在长江上看着两岸的风景,真想让时间就停在这一刻,或者期望着索道没有尽头,这样就能一直滑下去……
长江和嘉陵江在此交汇,庆幸自己住在长江边上,每天早上的必修课就是对着长江发个半小时的呆,江对面的壁上写着“滨江路”。看着轮船从江上缓缓而过,时间在这里变得很慢很慢,然后慢慢清醒。站在朝天门广场往下看,长江在右浑浊,嘉陵江在左碧绿,看着傻傻分不清东水门长江大桥和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就连土生土长的重庆好友也说,有时候从桥上路过,也会有几秒钟的错觉,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火了稻城亚丁,也火了重庆。因为以重庆为拍摄地,特地去看了这部电影,于是路过了破败的十八梯,也路过了繁华的解放碑,它们相隔不远。十八梯陡陡弯弯,连接着老重庆城山顶、山脚,散发着属于旧城的气息。目前已处于改造期间,大部分居民都搬走了,也许在不就之后“十八梯”将成为永恒的记忆。在十八梯偶遇一位算命老先生,说小姑娘这里可乱了拍照要把手机放好。
洪崖洞依山沿江,乘电梯从一楼到达九楼,结果又到了一楼。若不是亲身体会,真的想象不出这番模样,有种被山城欺骗的感觉。在重庆的三天里,边逛边吃,磁器口、八一路……深刻体会不是在上坡就是在下坡,连“电梯”都能变成一种交通工具。你是山城、雾都、桥都,停留的时间太短暂,不管对人、对事、对城,心中都依然有所期待。
成都·秋
其实,一开始的旅游计划并没有重庆,而是自己一味坚持,好友说那就路过一下吧。对于重庆,有一种油然而生的熟悉感,虽然成都这座城市也飘着相似的火锅味道,但是两种不一样的味道。相比较而言,重庆的火锅更麻。也许因为成都是平原,对于“山城”来说,在视觉上并无鲜明的特色。
出行第三天,慢悠悠从重庆坐高铁到达成都,看着沿途的风景,错以为是在回家的途中,但是每当经过昏暗的隧道,就明白是在去成都的路上。当天没有安排其他行程,到达之后在第一位房东的指引下,去四川大学附近转了转,品尝到了大宅门火锅,服务真的值得一提,至少比“海底捞”的服务更加印象深刻。
经过一天的养精蓄锐,隔天清晨就到了“青城山”,初到山脚,凌乱在冷飕飕的风中,耳边想起同事一直唱的“青城山下白素贞”,虽然不清楚白素贞和青城山的关系,但终于到了。
上山索道起点设在月城湖,站在这里,远远可望见最高处的老君阁。索道终点不远处就是慈云阁。虽然索道省略了一部分爬上,但爬山比爬城更累,为了能站在最高处眺望的那瞬间,默默鼓励自己一切都是值得的。看着那些健步如飞的老人家,自愧不如。
作为道教名山,沿途见到了一些道士。穿行山中,看到了写着“道”和“大道无为”的字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上善若水。”等《道德经》中的只言片语也浮现在脑海中。
一开始以为上清宫是线路的尽头,结果一看导览图往上还有东华殿、老君阁等。“不到长城非好汉”,怎么能不爬到山顶。在青城山的最高点老君阁未能见到传说中的仙人,只闻几声惊雷。当然也体会了一把“会当凌绝岭,一览众山小”。
与古人相比,人类好像没有变得更加智慧,如《道德经》、都江堰。道教文化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下午见到的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给人的影响则是震撼人心的。三大水利工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枯水期依然不减风采,只可惜太多的东西在地震摧毁,说不出的遗憾。
九寨沟·冬
在去九寨沟的路上,顺便参观了同样坐落在都江堰的“熊猫乐园”,不同于熊猫繁殖基地,这里是地震之后才新建的基地,大部分都是成年的熊猫,在这里见到戴丽、武雯、盼盼、泰山等。地震夺取了戴丽的一条后腿,但它依然坚强的生活着。
从成都去九寨沟的路上,没有晕车也是很神奇,途径都江堰、映秀、汶川、茂县、松潘……原来这些地方只是在新闻里听到过的名词。那一场灾难所有人都不愿提起,第一次这么靠近悲伤,我们都是幸运的。
第一次来到海拔这么高的地方,并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但由于衣服没有准备够,不仅欣赏了九寨沟的美,更深刻体会了它的冷。导游们给的路线套路太深,最好反其道而行之。不想错过一些景点,和好友大部分都选择了步行。意外发现,通往镜海的栈道上居然冷冷清清,可能是大部分游客会选择坐公交车。
珍珠滩瀑布、五花海、树正瀑布、犀牛海、长海、五彩海……但最喜欢的还是镜海。以湖为镜,将蓝天、白云、雪山、树木,全都倒影在水中。不忍出声,怕打破这平静的湖面,自私地想让风也绕道。“心如明镜台”、“心如止水”大抵就是这样。
在返程的那天,遇到了九寨沟的第一场雪,也是2016年看到的第一场雪。也许是第一场雪,给我们带来了一丝“好运”。阿坝州,不知道何时会来第二次的地方。但和好友约定了春夏秋冬,九寨沟至少是要来四次的地方。
后半程开始晕车,建议第一次游玩九寨沟的游客,可以去程的时候选择大巴,因为路过的那些地方,值得一看。会有很多第一次的体验,如:第一次看到雪山、第一看到绵延起伏的山脉、第一次看到茶马古道……
返回成都之后,仍在成都停留了2天,第二位房东上线。游玩的自主权终于从导游手中回到了自己手里,不用再跟着旅游团赶赶赶了。尽管时间宝贵,但也要睡到自然醒,这才对得起成都的慢节奏。
在锦里尝遍了特色小吃,最后发现自己比较偏爱红糖味,如:红糖冰粉、红糖凉糕、红糖锅盔;在宽窄巷子的“花间”点了壶盖碗茶,结果坐着发发呆聊聊天一下午就过去了……这一天还没有结束,怎么能没有夜生活,不忘808音乐大篷车被拔草之行。在酒吧里喝着不含酒精的饮料,看着像走错场的呆萌吉他小哥,主唱换了一个又一个。在成都的最后一个夜晚,站在九眼桥上,最后感受一下锦江。
成都的UBer师傅好像都习惯用成都话与人交流,最后学会了一句“要得”。成都之行,该吃的都吃了,不该吃的也都吃了,唯一的遗憾就是连脑花都尝试了,兔头还是入不了口。除此之外,习惯了手机支付,不带现金,也频频遭遇尴尬。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最后一天,也只有一个最简单的安排,睡到自然醒,然后打道回府。旅途的最后一天,10月的最后一天,期待下次美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