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三十而已”热播,看了没几集,没找到共鸣就弃了。对现在的我来说,“三十岁”都是后辈,年轻着呢,不管是职场还是家庭,且有的蹦跶呢,甚至连被社会毒打,都还差点儿火候(特别倒霉的不算哈)。二十岁的时候,我被同寝室的姑娘调侃为“奔三的老女人”时还觉得,三十岁好远,谁知一不小心,三十岁这道坎儿居然都已经过了好几年了。
以前在一家公司做企业培训时,见过很多的中年自由讲师,有些讲师为了自己的课题,硬拗“心态年轻”的人设。明明四十大几了,还在讲台上跳跃,语气活泼,让人台下看了深感心酸。甚至让我想起中学时流行过一阵的青春小说,里面描写的好老师大部分属于这一挂的:不顾自己的高龄硬要往年轻人的世界挤,连晚上跳广场舞都要配“嘻唰唰”音乐的既视感,让我不由疑惑这风格的讲师是不是也是那一批小说的受众,被荼毒的到现在都没缓过来。公司老板看得比较透彻,说:讲师最需要扎根在企业的土壤中,自由讲师做久了,没有土壤的滋养,就只能走形式了。听了这话,我为避免自己流于形式,深深的把自己扎在企业的土壤中,谁知一猛子下去就感觉自己半截儿入土了。之所以这么觉得,是因为近年来很少有时间思考人生。不仅仅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而是发现一思考,就焦虑,你说思考他干嘛?!命运本来安排你是这个世界的NPC、背景板,你偏偏误会自己是大BOSS,或者改变世界的灭霸,最后连面霸都吃不上。
实在闲得蛋疼的时候,也会总结一下三十多岁的自己跟二十多岁的自己有什么不一样。想了半天,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三十多岁已经逐渐接受了自己只是个普通人的现实,并放弃了很多二十多岁时不切实际的幻想。
比如,二十多岁时候的我很倔强,误会自己是个上进的青年,很喜欢去图书馆。到了图书馆,翻开Financial Accounting的课本,把手机放在课本上,然后看剧看得津津有味。刷完剧天都黑了,因为是从图书馆走出去的,就觉得这真是充实的一天啊!!三十岁的我就踏实了很多,刷综艺开始大喇喇的瘫在家里的沙发上了,看个奇葩说都觉得自己果然有深度啊,连选综艺都是这么有sense的。然后回头一看,周围的人都在看这档破节目,瞬间又觉得,我的圈子还是很高端的嘛,一点都不恶俗!然后奔四的时候,边看脱口秀,边督促儿子好好写作业。虽然我已经放弃了我自己,但我并没有放弃我儿子!这大概就是属于中年朋克少女的倔强(对,普通,却依然倔强)!我告诉儿子:虽然妈妈很平庸,但是!你,不到三岁就会说话了!你将注定不凡!你妈我也将因为是你妈而注定不凡!嗯,剩下的就是琢磨怎么用做社畜的钱,给儿子多报两个补习班。
再比如,二十多岁的我,幻想三十岁时自己成熟优雅,用高薪弥补没有知心人的孤寂,一个人落寞的在大落地窗前晃着红酒杯,看黄浦江边灯红酒绿。而三十岁的我,毫无防备的当了妈,考驾照时科目二考了四次,科目三考了五次!眼看奔四了,发现兔子都开始养生了,作息时间跟小区大爷差不多,跟他的作息比,我爸都跟90后似的。别说摇晃酒杯喝红酒,我怕兔子在红酒里给我放枸杞。跟他吐槽我颈椎又不行了,这位直男只会说一句话:你这是缺乏锻炼!然后第二天早上五点,这货就开始打鸣儿了,跟周扒皮似的,还附带摇醒服务,边晃我边说:快点快点天亮了,跟我小区跑步去!我绝望的问:兔子,你不是个程序猿吗?程序猿的作息不是你这样的啊!兔子骄傲的说:我现在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身体健康的程序猿!
过了三十岁,连追星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小时候喜欢哪个明星,就YY这个明星是自己的理想型;现在看哪个明星顺眼,就YY这个明星是自己儿子理想型。以前攒钱去看Linkin Park的现场演唱会,现在电视上看到王一博的《这就是街舞》,哇塞,帅炸!转头就领着儿子去家门口儿的街舞培训班试课了。然后看到价格表之后,冷静的说,疫情期间,再看看。现在隔段时间,街舞小哥就发个微信:要不要跳舞呀?恢复理智的我摸摸自己的老颈椎,问:小朋友跳街舞能考级么?升学能加分么?
其实吧,承认自己平庸没什么不好,接受了之后就少了很多不甘心,能平静的做一个靠谱的普通人。这也是为啥大部分中年人都比二十多岁的自己更淡定、更从容一点的原因。我之前在别的文章里也说过,社畜中年其实没有那么大的跌宕起伏,没有经历过那些荒诞的反转,其实才是命运最大的善意,电视剧里的出轨啦、创业掉坑又翻转啦、离婚又找小奶狗啦,这些戏剧性的经历有多少人是想实际生活中经历一下过把瘾的?大部分人只想一夜暴富而已,没想给自己加那么多的戏。
当然,也不是说承认自己很普通就把自己梦想的小火苗儿狠狠掐灭,埋头走路,不看远方。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热血还是要的,中二也可以偶尔发作一下,只要别跳广场舞的时候放嘻唰唰就行了,我自己倒没什么,怕儿子在旁边尴尬,虽然他现在跳广场舞比我专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