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以短篇小说著称,我们在中小学时期便学过他不少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便占了一席。当时的我们涉世未深,充其量对小说中的叔叔于勒抱以十足的同情。他的不幸在于最终以卖牡蛎的糟老头身份来现身,这不仅打破了“我”一家人对他所有美好的期待,更打碎了文本一再铺设的关于他富足生活与高贵身份的悬念。
这毫无疑问是个可怜的叔叔,家境本不阔绰,又因为挥霍完遗产,以至于被家人鄙夷,最后不得不去美洲求发财致富的机会。这个于勒也并不是一直贫困潦倒的,小说中借着他仅有的几次来信,也道出他曾经偶然功成名就飞黄腾达的光辉时刻,只是好景不长,最后一次的信件竟然成了兄弟俩十年未曾联络,以后也不会联络的告别。于勒叔叔又和贫穷交上了朋友,他沦落成了在普通轮船上贩卖牡蛎的老头。
我们全家对叔叔于勒态度的变化是小说中颇有意味的地方。从最初于勒将家底耗尽被家人厌恶与抛弃,到一封表明东山再起的信件带给全家人以希望和艳羡,再到船长确认其发迹的事实愈发激起所有人对叔叔回家的热切期盼,再到在去新泽西岛的轮船上与牡蛎老头的不期而遇粉碎了全家人的美梦,父亲由原来重逢的憧憬转变为彼此辨认出的担忧,母亲的转变更是可怕,她不仅避之不及,更对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的评价,认为于勒叔叔自始至终就是一个混蛋,是个疯子,是个十足的无赖。
不得不说莫泊桑是犀利的,犀利在于他铺设悬念引人入胜又以出乎意料的结局来震撼读者的技巧,还在于他用简短的篇幅揭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深刻道理。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是每一次重读都能像初读一样带来发现。我觉得这篇小说堪称经典,也让人无论贵贱还是长幼,都能常读常新。
有的人在于勒的身上看到了失意与悲惨,然而此刻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人生的无常。好景不长在,好花不常开,遭遇滑铁卢不是拿破仑的专属,虎落平阳也本是人生之常态,谁能保证有一帆风顺的际遇?于勒也不过是历经人生高峰与低谷的万千生命之一罢了。正因为年岁渐长,看惯了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才能更加体会于勒的人生曲线,以及这里面生命的悲欢无常。所以重读小说,对于于勒,我心里竟淡化了那份对他跌入低谷后的哑然若失。
卖牡蛎的老头是更加真实的于勒,与活在人们口中,记忆中和书信中的于勒相比,他再也不虚无缥缈,难以捉摸。尽管他满脸的皱纹写满了生活的沧桑,眼神里流露出颠沛流离后的疲惫,但风霜与衰老里又何尝不是阅尽人生百态,领略过人生况味的沉淀?小说中有个细节打动了我,当“我”——小约瑟夫被母亲唆使去向老头结清牡蛎钱并给了他半个法郎的小费时,“我”的叔叔,衰老的于勒老头赶紧谢我,他没有忘记感激施舍的人,哪怕是个小孩。我相信这样的卑微里是他面对生活的态度,不猥琐,不悭吝,且保有一份靠自食其力生活的尊严。
如果只把同情施舍给于勒,那么你或许比母亲的辱骂,父亲忧心忡忡的逃避要来得更有恻隐之心,但是,说到底,你也把贫穷当作了评判他人的一个标准。于勒的美梦是他人强加给他的美梦,成功为什么一定要以腰缠万贯和衣锦还乡去定义?约瑟夫的家人满脑子都是功名利禄,于是满目所见都是对金钱的渴望。书信中那个虚假的于勒叔叔才符合他们成为家人的要求,只要东山再起,衣锦还乡就能获得家人所有的温柔以待。
在菲利普夫妇看来,即使早先少年时于勒真的无赖至极,一封发迹的家书也就意味着赦免与颠覆,但若出走半生,归来仍旧穷困,那所有的赞誉与亲情都将荡然无存。财富的有无多寡超越了亲情,成了评判彼此的一条准绳。小说前面越是将于勒的富庶渲染得厉害,结尾于勒苍凉的现状就具有越大的反差,菲利普夫妇的大失所望也就越具讽刺的意味!
有奶就是娘,这世间的凉薄,人际的势利竟是如此寒彻人心扉!之所以说莫泊桑犀利,还在于他道出的这层人世关系远不是彼时法国社会部分人的专利,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自古以来就不鲜见,我的叔叔于勒也不过是它的另一个外国的流行版。直到今天,这样依凭财富来看人高低的依旧大有人在。金钱真是一双厉害的无形的手,它捕获并奴役人心,影响你的判断,离间你的感情,让你失去所有的平和与包容。
那么财富究竟在我们的心目中占据了多少的分量?我们是否也常常以家底是否殷实来判断他人品行的好无?是否会因为对方的宝马豪宅而对其平添了几分好感?是否会因为对方的赤贫而开始质疑并贬损其人格的内涵?是否会有意无意地用金钱左右着我们的判断?成都公交车上老太对双脚肮脏的外来务工人员的鄙视,上海老太认定蹲着等地铁的女孩为没有教养的外地人,这些现象的背后又何尝不是财富在作祟?正如菲利普太太所愤怒指责的一样:那个小子就是一个无赖!
真不知道贫穷何以与无赖划上等号!最可笑的是,菲利普太太一方面对大富大贵抱有异乎寻常的奢望,另一方面却在家里时刻面临维持生计的艰辛。她的矛盾就在于自己在贫穷的境遇中没有给自己贴上一个无赖的标签,却认定贫穷的叔叔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很显然,她有一套双重的评价标准。或许正是自己对贫穷的体验更生发了她对富裕的无比虚荣,但可惜的是,狭隘与偏见也在疯狂滋长,理性与温情也在点滴消失,这样看来,贫穷似乎也是一种罪恶了,因为贫穷限制了你的格局!
想起孔子的喟叹: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的安贫乐道是我们的一个处世的标杆。人生始终无常,若果跌入低谷或者始终身陷困境,但愿能保持着颜回的一份安定,于勒的一份尊严,别活得像菲利普太太那样矛盾,那样戚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