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学习的朋友。
有一种学习方法,就叫“遗忘学习法”。这也是我为什么在第一天的课就告诉你,要把心态放松,越是放松,能够学到的东西越多的缘故。你在周一学习到,遗忘可以帮助你过滤垃圾信息,能够帮助你返回记忆深处,提取相关信息。每一次提取信息,你都会对信息再加工一次,这个信息也就能够记得更牢。如果你想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更需要时不时地放空自己,才能够突然灵光一现,悟到真谛。
固定时间、固定场所、专心学习的传统的学校教育方法未必有效。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一次学习的时间短一些,间隔一段时间,比长久地重复学习更有效;变换学习场所,有可能在无形之中帮助你提高记忆力;交叉训练能够锻炼你的大脑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情景,这才叫学以致用。掌握这些技巧,能够让你在“得到”的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掌握直觉更重要
你了解到,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背下来的,甚至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理解的,有的知识是你知道但你说不出来的,而往往这种直觉是更重要的,更能把握大局的。过去,我们以为这种直觉是天才生来就有的。 因为大脑会自动地搜索意义,采用“组块学习法”,能够更好地修炼自己的直觉。
在这个互联时代,最需要的思维方法是什么?
乔舒亚·雷默提出“第七感”。“第七感”讲的是在互联的时代,透过事物的表象,把握万物之间互联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学习“第七感”,你会抛弃很多对互联网的盲目乐观、鸡汤一样的宣传,站得更高,俯瞰全局。你会对互联时代有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认知。
用“第七感”的视角,审视了互联时代的六大变化。
互联网是有核心、有外围的。核心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控制了核心,就控制了网络,控制了网络,就控制了互联时代的商业、政治甚至意识形态。 一批新的权力阶层正在崛起,但他们会把我们引向何处,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有想清楚。
互联时代的三难选择。
一个网络系统可以做到迅速、开放或者是安全,但是我们只能同时选其中的两个,放弃第三个目标。这是一种艰难的抉择。在互联时代,有巨大的收益,也有巨大的风险。我们采用彻底的开放政策,会带来很多风险,但如果修一堵墙,又会把自己逼到绝路,失去很多潜在的机会。最好的办法是在墙上开一扇门,守好自己的大门。这种“坚守门户”的思路,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都有启发。
遗忘的三个用途
遗忘的第一个用途就是能够帮助我们过滤垃圾信息。你有没有发现,如果你觉得有兴趣的事情,肯定记得更清楚,而如果是你不感兴趣的事情,就会忘得更快。让你高兴的事情你会记得更牢,不愉快的事情你很快就忘记了。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会记得很牢,但是老板让你干你却不想干的事情,你会更容易忘记,你确实不是有意偷懒的,你是真的把它忘了。
遗忘的第二个用途,那就是为了帮助记忆。
记忆包括两个能力,一个是存储,一个是提取。好消息是,我们学过的东西都已经保存在大脑里了。坏消息是,存了这么多东西,要是需要的时候再把它提取出来,那就很麻烦了。你可以设想自己是在国家图书馆里查找一本书,那么多书架,你想找的这本书到底藏在哪里呢?
三、遗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孵化创新的点子。
你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要找一件东西,怎么找也找不到,这时候,如果你暂时放弃,反而可能发现,那个东西自己就出现了。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你一直试图去记住一个东西,去想一件事情,就会发现效率越来越差,脑子跟一团浆糊一样,如果这个时候适当地中断,把记忆放在一边,甚至干脆把它忘记,反而有助于加深理解。最后,奇思妙想就自动涌现出来了。
研究人员发现,适当的休息能够帮助我们增强记忆,而且时间稍长一些的休息,效果比短暂休息更好。当然,这里的稍长大概是在20分钟左右,稍短是指大概5分钟左右。我还要再提醒一下,研究人员特别强调,如果没有到真正山穷水尽的时候就去休息,是不会得到任何好处的,所以这不能成为你不学习去打游戏的借口。
为碎片化学习声辩
1. 碎片化学习的效果未必差。能不能有所收获,最重要的是看你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其次才是学习方法。
2. 间断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编辑效益递减的规律,人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尝试番茄工作法的方式来学习。
3. 通过变换学习场所,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坦率地说,我们并不完全清楚内在的机制。有可能是因为在不同的环境里,可以供记忆利用的背景信息会更多。所以,如果你要准备考试,不必总是在教室里背书,试试看去公园里、咖啡馆、操场上温习功课,说不定效果更佳。当然,变换背景学习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不能轻易地被外在的事物分心。
4. 交叉混合学习,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如果你要学习很多课程,不要一个课程学习完了再学习另一个,你可以尝试两个课程交叉学习,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组块学习法
过去我们认为,这种感知力只是少数天才生来才有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通过练习,都能培养自己的直觉,只是我们过去的学习方法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知识,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修炼第三种知识。
有两位著名学者,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和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曾经研究过国际象棋大师是怎么下棋的。他们发现,大师们的复盘本领跟记忆力没有关系。即使是国际象棋大师,对数字的短期记忆也不见得比普通人更好。但是,国际象棋大师们会根据组块记忆,他们是把看到的棋子汇集成几个更大的组块,每一个组块都包含了他们熟悉的棋局分布,这样就能纲举目张,把握全局。
我们的大脑是怎样识别各种模式的?简单地说,大脑会先记住一个参照物,然后再以这个参照物为基础,把相似的事物也纳入进来,组成一个更大的“组块”,然后再用这个“组块”去解释更多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信息。那些看来天生就有敏锐直觉的天才,不过是在大脑中储存的“组块”更多而已。
互联时代的六大变化
“一个人的启蒙可能延迟,但不会延迟很久”。
雷默讲到,在互联时代,会出现六大变化:
网络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度分配力量。网络给了普通人和小人物更多的赋能,但是,与此同时,大公司和网络协议的影响力也空前巨大。网络不是一个平等、均匀分布的平面,而是有核心、有外围边缘的。
网络是个复杂体系。我们来作个对比吧。喷气发动机看起来很精密,但是,它是可以被理解、预测的,雷雨看起来很平凡,但是,雷雨是无法预测的,天气是个复杂系统。复杂的是简单的,简单的是复杂的。网络看起来简单,但非常复杂,是不可预测的。网络还在不断地演化,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网络的核心力量在控制着我们。网络的核心部分具有无穷的力量。控制了网络的核心,就控制了相连的所有的人。这就带来一个巨大的变化。过去的重大变革都是发生在明处,是在报纸的头条新闻上。现在,报纸的头条新闻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真正的变革是在暗地里,是被算法和网络设计主宰的。这是一个“黑匣子”。我们看不到网络的深处发生了什么,只能在发生之后才突然察觉。
一个新的权力阶层正在崛起。这个新的权力阶层对网络了如指掌,而且大多非常年轻。他们能够控制商业、政治,甚至我们的思想。但是,这个新的权力阶层的思维方式却几乎不受历史、政治和哲学的影响。这个新的权力阶层会把我们引向何处,我们并不知道。
地理已经被改写。过去,我们要控制陆地、海洋和天空,如今,更重要的是控制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拓扑结构决定了信息是如何传递的,也决定了权力的布局。这是互联时代的“地形地貌”。
时间也已经被改写。技术进步令人眼花缭乱,但人性是不会改变的。互联时代的技术进步仍然是为了满足人性的最基本欲望。我们希望用更少的消耗做更多的事情,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得更精彩,所以,时间被压缩了。压缩时间的愿望,是我们相互连接的根本原因。为了这种互联,我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放弃了隐私和自由。
推荐精读书籍
1、本尼迪哥特·凯,《如何学习》
本周的精读书只有两本,一本是本尼迪克特·凯里的《如何学习》,一本是乔舒亚·雷默的《第七感》。为什么只选两本书呢?我在留言区看到很多朋友非常焦虑,担心那么多书读不完该怎么办。我希望你能够调整一下读书方法。读书的快慢不重要,读书的多少也不重要,读书的兴趣更重要,读书的方法更重要。这一周我们把书单大幅度缩短,就是为了让你不要焦虑,从容地把这两本书读完,最好还能够有时间反省一下,自己独立思考一下。
我们大体上把《如何学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都讲到了。如果需要补充的话,书里还有关于考试的部分,和关于如何孵化创新思维的部分,你可以课后阅读。本尼迪克特·凯里讲到,先考试再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你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这本书里还讲到,顿悟并非来自苦思,而是放手之后,在并非专心思考的时候突然出现的
2.乔舒亚·雷默,《第七感》
乔舒亚·雷默的《第七感》既讲了互联时代的商业,也讲了互联时代的国际政治。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书是写给员工看的,是老板给员工们打气的,里面都是励志的内容。雷默的书是写给未来的领导者看的,作为领导者,你必须有忧患意识。雷默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第七感》开篇是写南怀瑾的,你可以鉴定一下,他到底学到了真经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