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认知”,用日常语言来说,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一位24岁的大学毕业生应聘在一个单位工作。和他同时进单位的还有另一个大学生。他们做同样的办公室工作。他比那个大学生工作认真、积极、效率更高,也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那个大学生工作偷懒,有时还早退,甚至有时还缺席。但那个大学生的奖金却比他高,年终还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对此,他非常不解。问周围同事是怎么回事,同事们都说不知道。他想去问领导,但又不敢。因为领导是一个非常严肃、一贯专制霸道的人。
于是他在苦闷中也开始工作偷懒,不像过去那么认真积极了。但很快被领导发现了,遭到了严厉的大会批评,还被扣了奖金。领导警告他,如果继续这样,就会被解聘。
对此,他非常非常地压抑、焦虑和痛苦,开始出现食欲不振、失眠、早醒等。两个月后,走进了心理咨询所。
心理咨询师认为他的问题,主要是有认知偏差,即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待遇。并说: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和事件无关,而都是由认知导致的。只要认知改变,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所以希望他能够改变自己的认知。
他问:我的认知有什么问题?难道工作认真、积极、效率高的人,不该认为有好的待遇?难道应认为工作偷懒的、不时早退缺席的人,才该有好的待遇?
咨询师:只要我们的认知导致了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那就说明我们的认知是不合理的;如果我们的认知能够导致自己不焦虑,甚至愉快,那就是合理的。因为不良情绪都是由不良认知导致的。
来访者:你能不能直接告诉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合理的认知?
咨询师:我们心理咨询师只能协助你解决心理问题,只能给你提供参考意见。我们不能给你做主。一切都应该你自己决定。
来访者: 我认为工作认真、积极、效率高的人,就应该有好的待遇,这导致了我压抑、焦虑和痛苦。如果改变,认为工作偷懒的、不时早退缺席的人才该有好的待遇,我会更压抑、更焦虑、更痛苦,因为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因为我已被严厉批评,已有被解聘失业的危险了!请告诉我,我到底该改成什么认知?到底该怎样才能消除这些因分工相同而待遇不同带来的焦虑?
由于咨询师没有具体明确的回答,他只好走向另一家咨询所。
在那里,让他做了一系列放松,还进行了美氏催眠,在其潜意识里植入了一系列积极的信念,最后在激越的音乐声中让他大声喊出“我没压力了!我很坚强了!我有信心了!”当时他很激动,眼泪都流出来了。
可回去后的第三天,压抑、焦虑和痛苦再次爆发。电话告知咨询师,咨询师说积极的信念要成为新的潜意识,需要反复催眠才行。他想,自己我不可能长期生活在催眠状态中,于是就不再去这家咨询所了。
对此案,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1.你面对来访者,给他说什么?建议他该怎么办?
2.两位咨询师的应对是否正确?为什么?
3.看了此案,你有何感受和想法?
【我的回答】
相较于其它案例,我更关注该案例的题目和三个问题的提法。
“什么才是合理的认知?”大家可以试试,是否能够对这个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如果不能,任何一个专业心理工作者都应该羞愧地意识到自己的基础太差,因此无论是否学过或用过认知行为疗法(CBT)或合理情绪疗法(RET),都不可能是到位的。
“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世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这是教科书(基础,2012年版,第2页)上的原话。更通俗的表达(第435页)是这样的:“所谓‘认知’,用日常语言来说,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掌握“认知”的概念很重要。凭我的经验可以推断,案例中的那位咨询师正因为不清楚认知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会简单地认为来访者的“问题主要是有认知偏差,即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待遇”。如果这位咨询师受过专业训练,一定知道,认知偏差不是问题,问题是由认知偏差引发的负性情绪!世界上有认知偏差的人很多,但是并非人人都会像这位求助者那样导致“压抑、焦虑和痛苦”等情绪障碍,以及“开始出现食欲不振、失眠、早醒”等生理症状。
对此,许又新教授(心理治疗基础,第94页)曾批判道:
“有一种理论认为,神经症病态的关键在于认知的绝对偏颇等,这是讲不通的。解放前,我认识一位老太太,她相信世界上的人都是善良的。这是一种绝对化和偏颇的认知,因为实际上世界上有坏人。其实,上述看法只不过是这位老太太本人善良之心的投射而已,但这种投射是健康的。这位老太太乐善好施,人际关系良好,个人生活勤劳俭朴,心情总是稳定而乐观的。人们从来没有见她发过脾气和叨唠抱怨,她也从来不说别人的坏话,并且对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很敏感,经常给以肯定的评价。孩子们都乐意亲近她,她也很喜欢和关心孩子。左邻右舍的父母打骂孩子,她就成了孩子的保护神。用认知理论来说,这位老太太的精神健康是建筑在一个绝对化和偏颇的认知基础之上的。”
不得不承认,很多大谈特谈CBT或RET甚至对这两种疗法说三道四的人其实连“认知理论模型”都搞不清楚,在咨询中却总是试图改变来访者的认知!
那么怎样的认知才是“合理的”?这个问题理论上有很多说法,具体到操作层面就是:所谓合理,乃接受不确定性或正反两个方面;需要做出改变的主要有三点: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案例中的来访者主要表现为“绝对化要求”,如果能够按照RET的操作流程进行,在修通阶段,改变这一不合理认知的方法有多种,诸如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和家庭作业等,都是已经经过了跨文化、跨时代的验证而十分有效的。
针对该案例所提出的三个问题,我想在理解了以上所言的“什么才是合理的认知”之后,第一个问题:“你面对来访者,给他说什么?建议他该怎么办?”答案是“没法回答”。跟来访者“说什么”和怎么说,都不取决于咨询师,也不取决于来访者,而是由在咨询室内彼时彼刻“正在发生着什么”决定的,心理咨询师的回答不能削足适履、抽离当下的具体语境而提前预设。至于是否给出建议,亦是如此。
对第二个问题:“两位咨询师的应对是否正确?为什么?”这问题似乎是心理咨询的“伪问题”,在此,应对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这样的应对就不能说是“有效”的。
第三个问题,“看了此案,你有何感受和想法?”我答:心理咨询,真的有待于规范和专业、职业化啊!
感谢案例提供者,希望各位同行拍砖、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