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是在金庸丧子之后写得,中年丧子,对金庸的打击可想而知。经此金庸才谓及:“其后方觉把张三丰见张翠山自刎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时的伤心,写得太肤浅了。因为那时候还不明白。
“只因那时还不明白”,简单几个字,把金庸中年丧子后悲痛悔恨的数种深情一一道尽,而后金庸五十二岁始转向佛学。
所以“天龙八部”这个词,也是来自佛经的,这本书里的悲剧性,也由此而起。
但是悲剧怎么写呢,怎么造成悲剧呢。书中最大的一个悲剧莫过于阿朱,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萧峰的悲剧也是建立在阿朱基础之上的。
阿朱的悲剧怎么造成,是由于一个误会,这个悲剧是建立在阿朱懂事的基础上的,她一方面想保全父亲,同时又不想让萧峰伤心,这种人的崇高性已经接近古希腊悲剧了,
《俄狄浦斯王》的伟大在哪里,中心人物俄狄浦斯王他并不是由于怯懦、好色、贪欲、奸佞等人类缺陷而遭到惩罚的,弑父娶母是他主观故意的吗,不。他是由于聪明、诚实、勇敢、正直、善良、敢于面对现实,勇于自我惩处这些优秀品质而遭到毁灭的。
俄狄浦斯王纵其一生与命运正面抗争而未落下风,他是一个英雄人物,但是悲剧性恰恰产生在这里,这叫命运悲剧。
而《天龙八部》里,阿朱的悲剧也是建立在她善良,体贴,孝顺,换位思考,推己以及人的优秀品质之上的,儒家把这叫做“恕道”。孟子认为,“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说,奉行“恕”道,强恕而行,则普通人亦可比拟尧舜。
这说的是人身上的神性。
《天龙八部》在此的一点的悲剧性处理上,已经堪与比拟《俄狄浦斯王》了。但是情节处理,悲剧的这个导致过程,处理得并不到位,情节线索经不起推敲,萧峰与段正淳几次会晤,明明可以解释得清楚,奇的是萧峰话头偏不明言,段正淳虽感奇怪竟也没多问,终于才酿成了悲剧。
在这一点的情节处理上,依然沿用的是老旧的话本小说、传奇的套路,以巧合、误会来推进情节发展,而悲剧的一个推动力,是沟通没做到位,因此有些主题先行的感觉,误会也显得刻意,经不起推敲,这个过程可以写得再平滑一点,自然一点。算得上是一个瑕疵。
这个缺陷,一直要到《鹿鼎记》才被金庸收起,最后一本书的金庸,是真正的炉火纯青,收放自如,行文构思信手拈来,行云流水,如羚羊挂角,无处可寻。
《鹿鼎记》是金庸的一本登峰造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