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理解不了孩子受到的挫折
1:。有时很努力的母亲,虽然是极不合格的,但是最难以分辨的。
2:母亲自以为已经很努力了,但却不明白,自己没有为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而努力。有情感暴力倾向的父母不容易分辨出来,而这才是最恶劣的父母。
3:有情感暴力倾向的母亲并没有只为自己花钱,她一直在为孩子付出。
4:这样的母亲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卡伦·霍妮所说的虐爱,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自己以为的爱,其实是虐待心理伪装后的样子,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自己其实并没有爱着孩子,而是出于虐待心理想要掌控孩子罢了。
向孩子兜售自己的父母最恶劣
1:自己虽然努力了,但却并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努力的,如果父母不明白这一点,他就会开始责备孩子,会滋生出“我明明都这么努力了,你为什么不领情”这样的怨恨。这个时候,他们其实是对自己感到失望,希望把孩子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哪怕用强迫的办法。
“自己无法完成非现实的高度期待,所以认为对方应该满足这种期待。不管是什么样的错误都无法容忍。对方感到痛苦会让自己得到某种满足。”
2:孩子想要的是来自父母的主动、积极的关心。孩子想要的并非是母亲辛辛苦苦赚钱然后支付自己高额的补习费,也不是父亲过劳般地赚钱来支撑这个家。
3:“日常生活中他们完全没有界限感,向周围的人提出非现实的要求。”“正在将他人变为自己的奴隶。”
4: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职业精英常常会患上抑郁症,精英官员们有时会出现自杀行为。(承受不了来自父母的压力——父母非现实的要求)。
5:有情感暴力倾向的母亲希望孩子认为自己是合格的、优秀的母亲。所以,总是向孩子兜售自己,却常常让孩子产生心理挫折,孩子有可能会因此学坏。“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将责任推给孩子。(孩子希望父母停止付出,因为孩子承受不了对父母的内疚,宁愿坏自己)
把过去的事拿出来讲会形成双重威胁
1:孩子却得不到像是“要这样做”这种实际的建议。逼迫孩子的母亲只会用漂亮的话打击他的心灵。这就是情感暴力的表现。
2:不去讨论现在发生的事。总是说已经不可能反悔的事。这其实会变成两倍甚至三倍的威胁。让孩子认为是自己的不对,因而心生负罪感。
变成这样的话,问题会接连不断地发生,随着身体的成长,孩子心理上也慢慢会染上疾病。
3:通过孩子开心确认自己存在感的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其实是单薄的。如果孩子不表现出高兴的话,这样的父母就会感到不满。
4:因为爱着孩子而想看孩子的笑脸,和看到孩子的笑脸自己才能感受到存在感,这两种人在心理上完全不一样。
前者是心理上成熟的父母,后者是心理上未成熟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