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家门口唱大戏
在那个物质生活还不太丰富的年代,姥姥家的邻村算是先富裕起来的村子,每到过年,村上都要请评剧团的来唱评戏,一唱就是二十来天。附近四邻八庄爱看评剧的,爱凑热闹的,男女老少都来了,小商小贩自然也要抓住商机,带着各种小玩具、小零食赶来。
唱戏的地方是庄外的一个大空场,中午,吃了饭的人们早早拿了板凳坐等着看戏。那场面是人挨人,人挤人,前面的坐着,后面的站着,把个戏台子围得水泄不通。只有后面才松快点点,小贩们就夹在里面,有的大人领了小孩子来,偏偏小孩子胆子大,刚来时既兴奋又觉得新鲜,一下子挣脱大人的手,来回的撒着欢跑着,在人群里钻来钻去,一会儿也待不住,大人怕孩子丢了,看戏也不踏实,一会儿瞅瞅孩子,一会儿看看台上。免不得还要呵斥几句,再不就恐吓,说着“待会儿拍花的把你拍去”这类的话,可似乎也不大管事,台子上演得时间长的曲目是《杨三姐告状》,演员唱得感情饱满、悲愤激昂、扣人心弦。懂戏的沉醉其中,面容严肃紧张,甚而悲戚,可孩子们新鲜劲儿一阵就过去了,台上炫目的灯光,精彩的剧情对他们毫无吸引力,不久就缠着大人要回家,大人可正看得兴头上,为了小孩子能待着,比平时要大方很多,买这买那,几乎是要什么买什么,小孩子也乐得吃个够,玩个够。累了,吃着,歇着,吃饱歇够,又开始耍。最后又累了,开始靠着大人睡着了。
就这样,像我一样的小孩子们每到过年,都惶惶着看戏,盼着看戏,特别是一开演,邻村都能听到锣鼓的声响和高低的唱腔,我们更是在家待不住了,一定要缠着大人带着去看戏,而且今天去看,明天还想去看,戏究竟演得什么,唱得什么早已模糊,甚至都忘了,可是这戏又仿佛印在了心里,任什么都无法抹去,是呀,谁能说小孩子看戏不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