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晤言请勿言《梦醒春秋》有感
先谈点题外话。
在拜读晤言先生的这篇作品之前,我偶然发现他在兴致勃勃地和简书上的一位伯乐交谈着。何为简书?何为伯乐?当时的我还不大懂。晤言大概和我描述了一下。在他描述的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他的眼睛里竟然少有的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立刻被他这种热爱所感染了。他说,他写小说只是单纯的兴趣,并不是想挣多少稿费。
我当时五味杂陈。我还记得过去上学的时候,是初中吧,语文老师提倡写随笔。我就写小说。写很多很多、奇思妙想的小说。写完后就急火燎地拿去给老师看,然后老师就给我一个评价,有好的,但大多数是坏的。给老师看还不够,拿回来以后还要给周围的同学看。有些同学也不是很有兴趣,我就直接求他们看,并恳求他们在我的本子上写点评价。我记得当时是拿一个用牛皮包着的本子。写了厚厚一本,可惜现在早已了无踪迹。万幸之前的U盘里仍存有两篇电子稿,已于昨发表。
所以我也算是为了守护童心找回从前的那份热爱,才向晤言学习开通简书吧。热爱写小说的人,才能懂得写文章时的匠心,构造出精妙设计的成就感,以及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讨论时的喜悦。
再来说说这篇文章吧。
我看到这篇文章是在晤言的随笔本上,也就是比较初始的版本,和现在发在简书上的版本简直大相径庭。我平日里观察到他光在纸上誊抄就抄了好几遍,草稿上的批注密密麻麻,而且在确定最后的终稿之前他又进行了一次近乎于推翻的大改。由此可见晤言对这个作品煞费苦心。
文章内容方面可以说是很有自己独特的匠心。 大体读来,虽还带有“少年式写作”的青涩,但从中不难读出其远胜同龄人的文笔和思想读到最后也能给人以欧亨利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回味无穷之感。
他的文章里有很字细节值得关注。比方说前文藏有的大量铺垫。如冬冬的手臂,蓝色的水球等等。这让后文的揭开迷底就顺畅很多。再比方说文章题目的设置,也有用双关。春秋既是一段岁月,一段经历,又指留存下来的两个使者。还有文章主人公的名字:甄理,即真理也是借名字起到暗示效果。
梦境与现实的穿插,这个是晤言的主要的写作技巧,将人物梦里故事的主体在梦中的表现,与人物的本身生活结合起来,也让读者通过这番意境,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及思考过程。难度很高,一旦用不好就容易出现读者一团雾水的情况。从他整个的修改过程来看,我可以感受到他其实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文意的表达并不够清晰,也就是很难读者读明白自己所创设出来的情景。我读初稿时就不太明白小夏为什么“被困在监狱里”。从改后的文章来看他增加了大量解释性语言,让读者看的更加清晰,可以说是在悬念设置和故事推动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祝晤言越写越好,早日实现自己出版小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