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小说和故事是一样的,两者没有什么不同,只要能把故事讲好就能把小说写好,所以,一直烦闷于自己没有天才的点子,想不出奇诡的故事情节。直到我听了这门课,才明白,故事作为小说的核心固然重要,但小说除了故事外,还需要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情节矛盾、叙事手法等多样的东西,如果说故事是内里核心的话,那么其他的就是肌肤皮相,小说作为更艺术的表达,需要的是两者的结合,并且要是相互符合,合为一体,才是小说应该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到目前为止,我一直渴望写出优秀的故事和小说,表达自己的想法,肯定自己的能力,但很遗憾,要么构思了故事下不了笔,要么热情高涨写三两行,思维停滞,被迫放下,写作事业被无限延期,内心也每每躁动不息。因此对于老师们所讲的乡土小说的不足与城市小说的缺乏,虽然我并不太了解,毕竟这两个概念在我意识中并不深刻,但这不妨碍我因了解到目前小说出版行业的现状并因此而受到一点点启发。
我一直认为写乡村生活,乡村人物的就是乡土小说,就市面上能看到的乡土小说其实很有限,我一直以为很少或者没有人写这类小说,但听几位老师聊天介绍才知道,其实国内有许多作者都在写乡土小说,但真正写出东西来,写的东西有价值的却寥寥无几。小说不只是对现实的如拍照片一样的复刻,还需要对材料进行挑选,拼装,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情节能够展现真实,表达思想,不只是浮于表面的肉眼可见的真实,那所谓的小说与日常唠嗑也没有了更多的差别。这种真实应该是一种对于灵魂的刻画,对于思想的反映,直达角色和读者的内心最深处,引起两者的共鸣,奏响这二重奏,这才应该是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现在城市化进程很快,许多人通过打工,学习而从农村进入城市,需要习惯城市的生活方式,跟随城市的行走步伐,习惯的不习惯的,跟得上的跟不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越来越多的城市病。按理说,这种情况下,有许多东西可以表达,许多感情需要倾诉,但这种题材的小说,电视剧,电影等真正能引起共鸣,引发讨论的少之又少。
按老师们的说法,就是现在的城市小说虽然写的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和事,但摆脱不了的是乡土味,乡土情,在思想方面还都是以前的想法,其实并没有真正能把城市生活心理节奏和身体节奏不适应,不相协调的作品出现,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我从来没有注意过的地方。
我所接触的狭窄的现实禁锢了我的想象和思想,我不知道对于城市生活来说,除了表达婚姻出轨,大龄剩女,北漂生活,二胎矛盾,婆媳争端等还可以表达什么,还有什么可以表达,可以触及心灵。我不知道是因为目前中国人的生活都太过平庸到世俗,还是其实生活很精彩,只是表达的人活的太过世俗与平庸。至此,我也才明白,为什么如此多以文字为生的人总喜欢外面的世界,向往流浪与漂泊,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体味世界更多的精彩,理解人生不一样的追求。
小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层面,这是基础,一个是艺术层面,这是目标。我以前一直把基础当成最终的目标,每次下笔时,总有顾头不顾尾的感觉,写不了几笔就写不下去了,不知道人物接下去的目标是什么,采取什么行动,我又想通过这些表达什么,没有一个高屋建瓴的总的思想表达规划,直接进入具体的实操,就只能砌一面不知高矮,不知长短的水泥砖墙,而永远不可能变成一幢可以居住的房屋。
当然,对于像我这种初学者来说,好高骛远要不得,学习写作技术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毕竟,如果写一个东西,描述一种情感做不到精准表达,那再深刻的思想也只能自己体味了。只是在学习具体写作技巧和方法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看事件不同的角度,打破思维定势,这个对我而言就有点玄学的味道了,只能模模糊糊感觉到应该这么做,至于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好,具体到每个人怎么思考问题,只能靠自己的体悟与成长了。
老师们的聊天介绍中,对于现阶段有直接作用的应该就是材料收集渠道的介绍了。最容易上手的当然是先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因为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容易收集。另外就是从新闻报道中收集,从历史中挖掘。通过合理想象,大胆推测,用文学的方式把新闻中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中的空白填充,让其变得有血有肉,生动而真实。
至于怎么从中具体引申,我觉得可以参考写学术论文的方式,一个人物做出了行动,毫无疑问要写行动是什么,是对谁的,为什么对象会是他,主要人物为什么会采取这个行动,主要人物的出生背景是什么,采取行动时双方的心理是什么反应,行动的结果是什么,结果之后双方的心理活动是什么等等,似乎一下子要写的东西多了许多,这就要看个人驾驭材料的能力了。
在合理想象的过程中,什么是合理,这非常考验写作者的生活阅历与知识储备,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一是下不了笔,写不出来,而就算写出来了,也容易出现一些逻辑或知识的硬伤,徒增笑柄,漏怯于大众,所以对于自己不了解不清楚的部分与细节,搜集资料是免不了的,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把功课做在平时的积累中,多了解一下博物学与社科类知识,这样用的时候才会显得游刃有余,信手拈来。
文中图片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