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海峡两岸班主任核心素养教育论坛的第二天的课程,很有幸的聆听了厦门教育局副局长,原厦门一中校长,北师大、集美大学兼职教授任勇先生的讲座。我更感兴趣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一一数学老师。
今天的讲座先抑后扬,从迟到的进场,到24点游戏开讲,貌似平淡的语调,随着接下来的莫比乌斯纸带、美国小男孩质疑的一道考试题、扑克牌的错位排列规律、开绳索、哈佛入学试题、四根筷子拼"田"字……,一场头脑风暴,毫无准备的开始了,作为数学老师的我,都感觉应接不暇,其它学科的老师,更是直呼过瘾、烧脑,张斌老师听的两眼放光,自言自语道:我开始对数学感兴趣了,数学太好玩了。任勇先生的"引趣"成功,营造了气氛,激发了欲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正所谓"大教无痕"。成年人尚且如此,况乎好奇心爆棚的学生呢。任勇先生就是要从"数学好玩,玩好数学,玩转数学",螺旋上升,开启学生的数学学习。
他的头脑中有大量的好玩的素材,信手拈来的“四根筷子拼田字”,让学生体验什么叫“打破思维定势”;不断变数的“24点游戏”,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举一反三,题题归类;新加坡版的日历牌,又让他摸索出了数字的编排方法,简直生活无处不数学,太有意思了。
更令我折服的是,任勇先生敢于从数学专业辅开了,谈教书、谈教育,谈到最后,已经没有了数学,全是教育,他的视角不经意间,从一位数学老师,过渡到一位校长,一位教育局长,从一位学科专家到教育专家。有句话说的好"一切知识懂一点,一点知识懂一切",他用数学来解构教育,就是对后半句的最真实的诠释。而他能够这样做,则来源于他渊博的专业知识、不断学习的跨界知识、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和不懈的职业追求。他说“因为优秀,所以难以卓越”,优秀就容易满足,所以要有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让自己从努力优秀到努力卓越。他自己的经历,从数学教师到校长、到教育局长、到著书立说,大量的阅读、研究、写作,让他一步步的从学科专家走向教育专家。
任勇先生讲座的上半场,主要是基于数学学科展开的关于教育规律、教育艺术、教育主张的讲解。下半场则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自我修炼、教育的走向、人的品味素养,站在一个更大的大格局上,阐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此时的他,是身教不是言教。
而贯穿于他讲座始终的,也是震憾到我的,是他读过的书,和他写过的书。读过的书上千,写过的书过百,是读书成就了他,是著书提高了他。他的名师之路:学、思、研、行、著,看到这里,教书二十多年了,觉得自己还未出发。书香能致远,身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条河,唯有读书活水来!读书可以获得知识,写作会逼着你思考,思考后一定会提升。所以,要强迫自己坐下来写作,唯有此,才能提升精神的高度、保正思维的深度、拓展知识的广度,才能让自己从学科经师走向教育学者。
简书,就是让自己静下来思考、写作的载体。即便每次写起来常觉艰难,只要心向往之,必能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