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元宵,孩子们开学了。
我追的小说恰巧今天也断更了。
再不需要像过年期间那样,眼睛掉在手机上追小说,甚至连娃娃都不想管了。
01
一早把孩子们送完,做家务,练了半小时瑜伽。主要是拉伸动作,拜日A和B,叠膝座,金刚跪,每个动作持续时间都比较长,长长的呼气吸气伴随着拉伸撕扯的疼痛之中,酸爽二字足矣。
保持拉伸松弛的状态,明天开始新年第一课,第二课……
教练问我,连续两节课不怕痛吗?我没告诉她,我在家偷偷用功了。
02
看了50页书《1000个铁粉》,最开始读这本书是在微信读书,读了一小部分,需要会员,实在不想买会员,买了纸质书。直觉这本书我会读很多遍……
一直想认真读下去,一直放在枕边陪我睡觉。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也当我自己开学吧。
看了推荐序和自序加第一章——公开表达:提升内心能量,获得指数级增长。
看的过程中,我在反思,自己一年在007的写作时光,一周一篇的写作节奏中还有没其他卡点?我想做个人IP吗?我做到公开表达了吗?我公开表达些什么内容?我公开表达的欲望强烈吗?
回首过去一年,我觉得自己还是有打造个人IP的欲望的,只是内心的焦灼感过多,而一步一个脚印沉稳向前的行动过少。
比如,常常会在意过去的领导朋友怎么看待我一天天的朋友圈中晒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这些都是我的隐私,我为什么要跟别人公开?
朋友圈的发布和得了神经病似的,有时候一天发三五个,有时候三五个星期没有一条。
所以,当看到作者说,影响一个人公开表达,除了所谓的“才华不足以支撑公开表达”外,更多的底层原因是——没有分享欲望。
我看到了自己的分享欲望指数,其实挺低的,因为我介意他人的看法。他人的看法障碍了我的分享。
我更加领悟到——一个人是否喜欢公开表达,其实与他内心的能量指数息息相关。
看似内在能量强大的我,内心还是挺多小揪揪的。
在反思中,我还发现公开表达上,我陷入了另一个误区,就是专业度。
我本来的公众号和简书名是一致的,前阵子做了一个调整,改成了不一样的。我将公众号定位为专业表达,将简书定位为树洞。
(有了今天的思考,我会将这两个平台继续同名,欢迎有心人到公众号关注我哈#)
仿佛专业表达中不该出现专业以外的内容,而树洞则可以包罗万象。
我似乎忽略了——再专业的个体,她最本质的情感需求是真实。越渴望被看见,被认可,被信赖,越需要真实……
比如,尽管我承诺要为俩娃写鼓励小作文到女儿初中毕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必须每天写,并不影响我可以偶尔偷懒,休息。所以过节期间,第八期鼓励陪伴后我就停了一周左右,今天,又开启第九期的陪伴……
比如,尽管我开始享受007有节奏的写作,也并不意味着我每周都有好的写作素材,有了好的写作素材也并不意味着我一定能做到完好的表达。我可以视自己的状态,用专业,严谨或者流水账,马虎的方式来对待。前者体现的是专业度,后者体现的是连接度。每个人其实都有一点点贪念——想看到专业者背后和自己一样的脆弱和无力。
关于公开表达,我需要提升的其实还有很多。
“当你心怀他人时,你自然就不会有所保留,你的个人价值就会得到相应的体现”。
03
用心点评了三篇文章+书写今天的文章。
过去的一个月,我用单点爆破学习法,在007的班级做了12篇关于标题的反馈,让我学会了怎样写标题,可以让读者更愿意打开你的文章。明天单独来写这个主题。
今天开始,我用一个月时间来单点爆破开头,才开始了三篇就已经获益匪浅。
无论是标题,还是开头,共同的感受是,有目标的学习才能有所收获,没有目标的学习只是浪费时间。
如果你想了解,可以持续关注哈。
今天的这篇文,有思考,也有流水账,你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