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要带儿子去学拳击。说的时候,很认真,也很激动。
是的,校园欺凌的那个事件,让我在当下产生了应激反应。
用力过猛的同事,在群里说,别人打你,你就先打回去再说。并热情的@我。
没有孩子的同事立刻跳出来,你这样是教孩子打架吗?
打与不打,还不还手?
这让我想起80后追过的家庭美剧《成长的烦恼》里,萌娃本恩受大高个的多次恐吓,以致不敢上学。精神科医生老爸得知后告诉本恩,明天在过道里相遇,怒眼直视,告诉对方我并不怕你。结果,大块头被成功击退。
我们都经历过学生时代,深知“暴力事件”仅仅是校园欺凌的冰山一角,浮出水面的我们可以通过曝光,法律等方式解决。海平面以下的,又如何应对?
男生之间恐怕用一句“打回去”可以帮孩子扳回一局,女生之间的欺凌更多来自孤立、侮辱诋毁、人生攻击...这些所造成的创伤并不是一拳一脚可以挽回。何况,你怎么保证自己的孩子一定能打赢?
我也亲眼见过,被欺辱的小姑娘,因害怕被群体孤立而变的战战兢兢,在团体合作中总是不断迎合那些强势的女生,以获得她们的认可。有时想起她们的经历,也会心里一阵隐痛。
个人认为,在考虑如何还击之前,不妨先想想如何不被受欺。因为,我们必须承认,身材高度和学习成绩并不是孩子在群体交往中的决定性因素。矮个子照样能赢得高贵的友谊。
那么,是什么让你的孩子成为了被欺凌的对象?
一、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在心理学探讨的性格类型中,讨好型人格被称为变色龙。每一种人格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过度讨好的孩子,往往容易失去自我而受他人的掌控甚至欺凌。
讨好型的孩子,往往有充满威严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为获得成人的肯定,会尽力做出父母乐意看到的行为,甚至压抑内心的想法,克制行动。所以我们常说乖孩子没糖吃。内心的愿望被父母无视,或者为了求得关注与存在感而刻意做一些迎合的举动。
最近,快9个月的儿子,似乎有了自己的个性。对于成人的逗引(反复的打招呼、挥手再见、重复的笑)他会表示拒绝。通过不停的推开来拒绝成人的靠近。
我倒乐意见到这一幕。看起来,他对成人的世界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态度。对于这样的坚持,我更相信是出于一种本能,而我也愿意保护他的这份本能。
所以,我在心里默默的说,勿用一生讨好我。
在群体交往中,讨好型的孩子看起来有不少朋友,但却并没有收获真正的友谊。对别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通常委屈接受。因为害怕被孤立,被忽视而过度迎合的心态,会让自己更加暗淡无光,甚至倍感压抑。
我也并不赞成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或无理取闹的要求,但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的愿望不一定被实现,但一定被看见。“我想要....我期待....我希望....”这些都是可以表达的。父母也可以畅想自己的愿望清单,有些能实现,有些遥不可及。愿望被正视的感觉,会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坚定做自己”的种子。
要知道,孩子并不是通过讨好,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和行为模式。讨好,仅仅是暂时的偃旗息鼓,当叛逆期来临,亲子关系可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战争。
有些人到了成年期,依然逃不开对父母的讨好,有时父母会通过刻意的甩脸色来威胁孩子。以证明自己还是关系中的掌控者。实际上,讨好型的孩子不仅容易受到他人的胁迫与侵犯,更无法在职场上施展自己的实力。
二、自我界限不清的孩子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自我意识的萌芽伴随着孩子与母亲的分离。从身体分开,到心理距离的拉远。孩子渐渐树立了自己的界限,也了解了他人的界限。这就是分离的意义。
自我界限不清的孩子,往往有一个常常越界的母亲。很多成年人照样对母亲的指手画脚唯命是从。母亲也觉得,自己是带给孩子生命的人,拥有最高使命和权力。
因为界限不清,心理空间和私人领地往往会被他人过度侵占,在群体中也表现的无法独立。过度依赖他人决策和情感诉求的孩子,往往会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其实,作为父母,同样可以在孩子面前划定自己的界限。所谓无条件的爱与关注,并不等同于亲子关系的过度纠缠。父母完全可以跟孩子说:“我现在需要休息一下,你可以自己玩一会儿吗?”类似这样的请求,并不会削弱父母的形象,相反是对自身能量的一次补足。同时, 在行动上,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距离。
可以教会孩子:“你这样做,我很生气,虽然我们是好朋友。”这样,孩子会渐渐感受到,失去一个不真诚朋友,错过一段不愉快的友谊, 并没有什么可惜的。经岁月沉淀的朋友才弥足珍贵。
三、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孩子
从3岁开始,我们进入了团体生活。有些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的较早较快,他们能准确的表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有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延迟,在同龄人中往往容易受到欺负。所以,会打的那一个,有时敌不过会说的那一个。
对于这样的状况,鼓励孩子说出来, 帮助孩子说出来远远比打回去更有意义。因为,从长远来看,我们没办法保证孩子的每一拳都能获胜。何况,成年后的动手事件还会引来法律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