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儿子学兴趣班的事又遭到众人的质疑。
一个周末晚上,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意是我陪儿子上了一下午的兴趣班,因为当天有钢琴走台(之后有比赛),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赶回来。一切完毕到家已经九点了,有点累。回到家还闹了场不愉快,心里郁闷。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体谅我的给我无数拥抱,赞母爱伟大。不了解情况的说,你干嘛要把自己和孩子搞得那么累?甚至连家里人都说,没必要给孩子那么大压力,去学那么多兴趣班有什么用?
上周去儿子同学家玩。同学妈妈也说:你给孩子报了多少课外班啊,能忙的过来吗?每天可以按时写完作业上床睡觉吗?我说可以啊,偶尔因为调课什么的,会忙一点,一般每晚8点以后就没有什么事了。她感到很惊诧。
其实听到这种声音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经常我把孩子的日常发到朋友圈的时候,有人赞赏,也总有人质疑。为此,我还写过几篇文章。专门讲了如何去选兴趣班,兴趣班到底给孩子带来了什么,以及陪孩子上兴趣班带给我的成长。
儿子的兴趣班都是自己选择的,也是自己喜欢的,不存在我强迫孩子,逼他去学给他压力的事情。因此,我一直没有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什么。不过是我跟着跑累点,孩子辛苦一点。但是孩子从来没有因为累提过要放弃,而且还乐在其中。我也没有因为带他上课累而有所抱怨,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2
不过,他们的话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在想儿子兴趣班是不是真的太多。我弟说,我教育孩子的方式还是传统式的。虽然他没有细讲这传统的意思是什么,我想大概就是,按照现时大多数父母的做法,给孩子不停地上课外班。不是兴趣班,就是补习班,反正就不能让孩子闲着,过一个在他们看来"非主流“的童年。
什么是”非主流"的童年?
就算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上完课,写完作业就万事大吉,出去野去了。没有课外班要上,更没有什么场要赶。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可是,这种童年真的就是孩子想要的,对他们最好的童年吗?
我们小的时候,不是不想学画画,看书,学音乐,是没有条件啊。我们家里翻遍了就只有一本发黄且残破的竖开本《西游记》。除了课本,真的是一穷二白。喜欢画画的我,看着雨后夕阳,非常美,也只能拿着一只铅笔和本子,坐在家门口,自己画。
妹妹小学时特别想学弹琴,那时还不知道钢琴是什么,好像就只有电子琴。妈妈本来答应了给妹妹学,但后来好像因为钱的原因还是没学上。妹妹为此大哭一场,还被妈妈骂了一通。其实妹妹的手纤细修长,人又聪明伶俐,应该可以学的好的。但是,那时哪里有条件啊。
没有条件的我们的童年,也就只能写完作业,出去和小伙伴玩。玩的当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皮筋毽子,抓人,藏猫猫等简单的游戏。单纯也是单纯,快乐也是快乐。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也只能如此。
但在城里的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依然可以学琴棋书画等课外班。只是,具备这种条件的人并不多而已。对我们而言,只能是仰望和羡慕。
3
现在的时代不同了。
大部分的家庭达到中等收入,经济条件好了。物质富裕后,人们开始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琴棋书画这类在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今天已经变成大众消费品。
条件好起来的人们,也更重视孩子的素质培养。从小让孩子学点琴棋书画,也就成了很多家庭的共同选择。一方面发掘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将来升学也有帮助。尤其是在目前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行美育和体育素质教育的政策要求下,学校也加大了音体美的教课力度。
因此,适应新时代,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发掘孩子的特长,扩展孩子的视野,提高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上他们喜欢的课外班,只要孩子喜欢,强度他又可以承受,家庭条件允许,上几个课外兴趣班有什么不好呢?
反过来说,好,我们选择逆潮流而动,什么兴趣班也不上,只写完作业就可以玩了。当然可以,这是个人选择。不过,写完作业后,孩子要玩什么呢,怎么玩呢?
去户外玩,OK。问题是谁带他去,和谁玩,玩什么?
幼儿园尚还可以,那时没有作业,可能还有小朋友一起玩。但是上了小学后,孩子必须有人带着(现在的安全状况大家也知道),外面的同龄小朋友非常少见。要么是没有写完作业,要么去上课外班了。
上了小学以后的孩子,他的兴趣点已经不再是幼儿园那时的跑跑跳跳了,他需要玩伴,玩更复杂的游戏。可是没有同龄的玩伴,也没有他觉得好玩的游戏,他会觉得很无聊。
不出去玩,在家里,看书玩玩具。可以,但是能玩多久?孩子无聊了就要看电视玩iPad,这个大人又不允许。或者家长陪孩子玩。但是家长在家吗?就算是在家,大人有耐心陪孩子天天一起玩吗?玩什么呢?简单的没有兴趣,复杂的又不会,在小学阶段对知识敏感的关键期,孩子最需要的是能带给他一点挑战的技能性和知识性的活动。可是谁会来教他,谁有时间教他?谁又有耐心天天教他?
天天写完作业后无所事事的孩子,玩着没有什么难度的游戏,看着无聊的电视来消磨他们的业余时光。等回到学校,和其他孩子在一起聊起天来,可能除了学习以外,都没有太多共同话题,玩起来可能更难融入。
这种情况在低年级的时候表现还不明显,等年龄大一点就会表现的更突出。什么也不会的孩子面对各有特长的同学,会有自卑感和疏离感。因为大家真的会说不到一块去,也玩不到一起去。可能只有学习好能扳回来一点面子,但是只会学习不会玩的孩子,在现代的孩子群里,并不受人尊崇。
近年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考状元都是多才多艺的。他们不仅学的好,而且玩的也特别好,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都有自己的特长。书呆子型的高考状元越来越少了。这说明了什么?
不是从小培养的这些兴趣爱好会影响学习和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是处理的好的话,这些兴趣爱好不仅不会影响孩子学习,反而会在无形中有助于孩子的学习,至少作为枯燥学习生活的调节手段,让孩子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同时,长远来看,尤其是上了大学以后,这些兴趣爱好还会使孩子的生活更多元,身心更健康,人格更丰富,人生更充实。
4
我也问过儿子几次,现在的课外班是不是有点多,有没有觉得累,要不要放弃一两个。儿子每次都很坚定地说:不,不要。我确定了儿子没有被我压迫,也没有所谓的压力。因为他学的课外班就是琴棋画,加上一个机器人,剩下的就是打球了。几乎都是外人看来“没用”而儿子又觉得好玩儿的东西,不过倒是符合国家教育部的号召,美育体育一个不少。
既然儿子不反对,愿意学,那么剩下的就是一个问题:学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用?
先说说为什么人们觉得这些知识无用。
一是,学这些东西对提高目前的学习成绩无用。
钢琴弹的再好,画画的再棒,棋下的再厉害,篮球打的再牛,对孩子目前的期末考试成绩没有一点帮助,反倒可能因为花太多时间在这些事情上,影响了学习。尤其是高年级以后。
二是,对将来考大学、找工作没有帮助。
即使说现在艺术特长生可以在高考时加分,但是真正有特长的毕竟不多,而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多数情况下是,学了几年之后,就不学了,忘了, 扔了。
至于找工作,除非是艺术类大学毕业,其他类的工作招聘不会因为你会弹琴画画下围棋就高看你一眼,顶多是在公司里作为才艺展示一下而已,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物质回报。
因此,从眼前的学习到长远的工作,似乎这些学着玩的兴趣爱好,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并不能给孩子的未来带来相应的收益,甚至可以说,投入产出比太低。因此,这些东西学了似乎也没有啥用。
5
这两点我比谁都清楚,从给孩子报班学习的那一天,我就知道。可是我还是坚定不移地给孩子报班,陪他上课,还要求他一旦学了就不可以轻易放弃。
那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因为我想的不是孩子的现在,而是将来。这个将来是上大学以至于参加工作以后,更多的是为了他的后半生。
我的想法是,从小给孩子给孩子多一些学习的选择,只要他感兴趣,可以承受,也忙的过来,选几个课外班,来培养他喜欢的业余爱好。可以的话,发展成为自己的特长。这些特长会伴着他的一生,让他成为一个视野开阔、情感丰富、有审美趣味、内心丰盈的人,将来的生活更有格调和情趣。一言以蔽之:做有趣的人,过有趣的人生。
我不希望儿子将来的生活,除了繁重且压力大的工作外,就只剩下睡觉、看电视、玩游戏,简单的运动,比如走路、跑步。
我希望儿子将来的生活,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之外,依然能够笔下有诗,眼里有画,耳边有音乐,心里有远方。让他在生活的苟且之外,还能发现生活的更多美好。让他知道人生旅程乐趣无穷,充满挑战,也充满喜悦,人生有意思也有意义。
也就是说,我考虑的不是这些兴趣班所带来的”实用性“的现实价值,而是对于孩子人格和心灵的塑造,情趣审美的培养,乐趣的发现和创造能力的发掘等”软性“但受益终生的长远价值。这些影响在孩子小的时候并不能明显体现,但是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受益终生。
6
最近刚刚读完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理学著作《心流》。这是一本讲述如何在生活中获得最优体验,即心流体验,让人生获得幸福的书。
这本书读完后,更加厘清了一些之前在我头脑里模糊不清但又很坚持的,关于孩子是否值得学兴趣班的看法。或者说从更高的理论层面确认了自己之前的观点。
在这本书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一个是精神熵。熵就是从有序到无序的状态描述。精神熵就是资讯(外部或内部的信息)对人们意识的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就是精神熵。而精神熵(意识或心理失序)是常态。
另一个是心流。与精神熵相反的就是心流。即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当中,达到忘我状态,并由此获得内心秩序和安宁时的状态。人在心流状态下最幸福。
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发现:更多的心流出现在工作中,而不是休闲中。也就是说,原本人们以为工作很累很枯燥,休闲会令人向往。但真正在休闲状态中,人们的感受到的乐趣和幸福度反而降低了。
因为工作有类似心流活动的内在目标、回馈、游戏规则与挑战,能使人投入,全神贯注,浑然忘我。
而闲暇却没有结构可言,必须花更多精力才能把它塑造成产生乐趣的形式。
这是因为“人的正常心理状态乃是混乱一片。”
在独处、无需集中精力时,心灵没有秩序的原貌就会显现。它无所事事,如脱缰野马,往往停留在令人痛苦或困扰的思绪上。为避免沦入这种状态,一般人当然急于用任何能到手的资讯来填满心灵,只要能转移注意力,不要沉溺在消极的情绪之中就好。
这也说明了为何人们花大量时间看电视(现代的手段就是打游戏,看手机,刷微博等等),尽管这么做毫无乐趣可言。
那么怎样才能让闲暇充满乐趣,让人体验到快乐呢?米哈尔教授告诉我们,闲暇的乐趣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需要自己去创造。
需要技巧的嗜好、设定目标和范畴的习惯、个人的兴趣与内心的自我纪律,都有助于使闲暇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一个再创造的机会。
7
北大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在《心流》的序中”机器人驱赶我们去游戏“章节中写道:
游戏也可以产生心流。因为游戏的特征--下棋、打球、唱歌等显然是有趣的。游戏国王里第一重镇是体育,因为体育具备造就心流的最佳条件。在中西方古代贵族那里,音乐与体育是并重的。
孔子说:立于礼,成于乐。哲学家席勒说:美育先于道德,没有美育的道德是强制说教。美育可以让一个人在其精神世界中愉快地领受一种秩序。有了这第一秩序,才好顺利地接受道德伦理秩序。
游戏如此有趣,那么为什么当代人的休闲生活甚至不如工作时有更多的最优体验呢?因为:
游戏是需要学习的。没有青少年时代五年以上的时光沉浸在篮球、兵乓球、提琴、棋类等嗜好上面,就很难终身保持习惯,在闲暇无聊时信手拈来。
闲暇必须与游戏结合,复杂的游戏必须经过学习,所以学习游戏是学习如何应对更多的闲暇。
你看,在这些大师们的眼里,琴棋书画和体育竞技对他们而言,都是游戏,是调剂人生乏味枯燥的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的普及,除了工作,未来的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会越来越多。那么如何利用闲暇,把人生过的更有意义和乐趣,就是我们的孩子将来要面对的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布莱特比尔说: "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懂得善用闲暇的人。“
那么,我让孩子从小就“不务正业”地学习“琴棋书画”和发展运动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现在看起来是不是就很有先见之明了呢?
我记得电影表演艺术家陈道明在一篇文章里说:无用方得从容。那些看起来“无用”的东西,其实是滋养灵魂的。他们会让我们时常处于焦躁不安的灵魂有处安放,坦然且从容;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而不空虚无聊,人生充满创造的喜悦而更有意义。
至此,我已经全然说服我自己,不再动摇怀疑自己的选择,给孩子创造条件,在主业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全力支持他去学这些“无用”的功课,让这些能给他带来人生乐趣的游戏,陪着他从容度过一个美妙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