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博上一个小视频,大概内容是一个男生在地铁上向另一个男生求婚,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然后坐在旁边的一个阿姨,因为觉得这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就当场进行了道德指责说人败坏了社会风气,然后情侣的的另一个兄弟就为自己的朋友打抱不平起来说:“关你屁事”最后和阿姨在地铁上大打出手。有人将这一段拍成了视频上传到了微博上成了热搜。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只是发生在了同性性身上就被当成了怪物,从而引起了广大网友朋友们的热烈讨论。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有的站在中立的角度说自己不反对同性,但是不赞同这样的行为,只是觉得他们这样有点太不注意影响。
看到这在我脑子里萌生了两个问题:第一,要是那个阿姨的孩子是一个同性恋那这辈子该多可怜?第二,我就想对那帮站在中立发声的人说,关你们什么鸟事?
同性恋的话题讨论一直都是一个社会热潮。从小我们就生活中在一个非常封建的环境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封建的社会变成了传统的社会。大家对同性恋的看法一直不断改变。现在更加是一半一半,如果要争论谁对谁错,那到下一个五千年我们也争论不完。
就我个人而言,对同性之间产生的爱情的观点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刚开始是坚决的反对,接下来受到教育的增多变成了不反对同性恋,只是接受不了同性恋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然后下一个阶段就是不仅支持同性恋,就算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我也坦然接受。(虽说是这样,但是我还是的表明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直男,没有半点要弯的迹象。不带有半点歧视,只是不想让那些看到我这篇文字的优秀异性误会,从而错过了一个那么优秀的我。所以对我有意思的异性朋友们,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勇敢的向我扑过来吧。哈哈哈哈哈!)
接下来就是第四个阶段
(接下来写的这段文字没有对错,只有不同。大家也不要误会)
先分析一下那些反对同性恋朋友们的心理。其实这类心理大家应该都是最熟悉的,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渡过来的。大家觉得这类人和大众不一样,违背了自然规律,伤风败俗等等,各种站在道德的最高点去职责这类人。
然后就是那些在微博上或者在类似公众平台表示支持的同性恋的朋友们,他们因为受到了更多的教育,心胸变得更宽广视野变得更开阔,从而抱着一种保持世界多元化的心态,选择支持同性恋。往往这部分人在微博评论或者公众平台上公开发表这类言论的人,都会自带一种优越感:啊,你看,你们反对同性恋,而我支持同性恋,我比你们更开放,你们不如我......(这一点不是指每一个人,但是肯定有。)那么就这一点来看,好像初心变了,是这样的么?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在形式上对同性恋朋友的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但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那么本质是什么?
本质就是不管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这都表示对同性恋这件事情都持有自己的态度,那么有态度就代表着歧视!
试想有一对同性恋情侣,牵着手在美丽的黄昏下漫步在公园的树荫小道上,每一个迎面走来的的人都向他们透露着表示支持的眼神,有的微笑有的点头,有的say hi。有的甚至会特意的停下来询问你们在一起多长时间了,然后表明自己是同性恋的支持者,并且鼓励他们要撇开世俗的眼光,特立独行,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等等。刚开始这一对情侣可能会倍感欣慰,因为看见那么多人支持他们,也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和勇气。但是日子一天又一天地过他们就会想,为什么大家总是那么关注我们,你看隔壁家那对男女朋友为什么就能过的那么平静,牵手走在大路上没有人关注,大家就不能给我们一点私人的空间么?就不能不来问长问短么?说好的支持呢? 所以就是这样,关注就代表歧视!
好像现在台湾已经颁布了同性恋通婚的法律了,这也就意味着同性恋得到了法律的保护,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好的开头,对于同性恋的朋友们来说。但是真的要想同性恋朋友们完全被大众接受,那就是同性恋合法化这条法律被废除的那一天!
只有等到大家都不觉得同性恋这件事需要被支持的时候,那才是同性恋朋友真正解放的那一天。我相信到那时候再在地铁上出现视频的那一幕,坐在旁边的阿姨不会脱口大骂出:“你们这是在败坏社会风气。”也不需要情侣的朋友出来打抱不平说:“管你屁事”更不会发生两种态度的人在地铁上因为一件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大打出手。我希望那时候,坐在地铁上的人看到这一幕是以微笑表示祝福,祝福的不是他们同性相恋最终得到了眷属的不容易。而祝福的是他们有情人得到了眷属本身。我希望那时候一对同性夫妻牵手走到大街上碰见自己的朋友。
对话不是这样的:
“哇塞,你们都结婚啦。我早就说你们的爱情一定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的。”
而是这样的:“诶,你们结婚啦!啥时候办的婚礼呀?有没有度蜜月?公司婚假放多长时间?带不带薪啊?请客了吗?为什么不通知我啊,太不够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