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师兄和师姐组织的知常读书会,这期导读的书籍是南怀瑾老师的《孟子旁通》,一共分四次课学完,每次由一个人进行导读。
第一次课是师姐导读的,我有幸作为第二次课的导读者,从“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念苦经”到“梁惠王章句上——不敢为天下先的后儒”,原文主要讲战国时期,孟子游说梁惠王、梁襄王和齐宣王的故事,劝说他们走王道、施仁政的路线,而最终都没有被采纳。
导读结束了,虽然准备了很久,但是自己感觉很不好,这二天反思了一下,还是自己思维的问题,看问题喜欢逻辑分析,最后有个结论,非黑即白,这可能是我最大的问题。
关于“苏秦和孟子的比较“,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苏秦们”一直在调整战术,迎合君王,在那个时期那个阶段也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名利”。孔子、孟子一直坚持王道、仁政,从不降低标准,所以千年之后还是“孔孟之道”。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畅销书和经典作品,一个迎合当下,一个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印证。
回过头看师姐的PPT,老师也说苏秦当时的很多做法达到的效果连孟子也做不到,我那样总结“苏秦们”是不对的。南老师书难就难在“只看破,不说破”,所以每个人悟到的东西都是不同的。我看不懂就找其他能看懂的书,实际离老师更远了。我怕我的“导读”会误导大家,没“定于一”,想想自己太“二”了。这次收获真的很大,以前很二,不知道自己二;现在还二,但知道自己二了。
师姐说:“我们离南老师的精神都是有距离的,所以我们才要不断学习、不断反省,不断靠他越来越近。正如马先生说的,我们人人都有责任,我们既不能推诿,也不能妄自菲薄呢。”
所以更要精进,好好读书,珍惜读书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