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在读庆山的《得未曾有》,里面有一段庆山和沙弥的对话让我记忆深刻,「我说,那就需要走出去吧,住在寺院里可能很难遇见。他说,这里也一样备受考验。」
寺院如此,象牙塔里也如是。
我成长至今,才算的上是慢慢懂得了「成长」的涵义,对我而言,成长就是不断地对周遭万物的理解,对这不完美世间的宽容,以及对自我的和解。而成长是建立在对生命「感受」的预设之上的,如杨丽萍所说,「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露水怎么凝结。」
感受这所谓的善与恶,感受美好与无意义,感受烦恼与雀跃,感受一切令你有所存在,感受这悲怆而浪漫的红尘。在感受的过程中,甚至在那一刻,你遗忘了将其归类于世俗界定的好或坏,你认同并理解了「存在」之存在的现实性,这才让你拥有了成长的机会,永远以「新生」的身份来面对生活,以「齐物」的姿态接近这最直观而深刻的生活,我想,这才是张爱玲所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微言大义。
当我读大一的时候,班主任跟我们说,「作为大学生,应该培养一种精英意识,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审视,却比他人更加谦卑,肩负当代知识青年应有的责任与使命。」「站在更好的位置上审视」是极其容易的,没有什么事情比好为人师更为轻松了,而「比他人更加谦卑」却是我们在这象牙塔里最为考验的地方。
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建设成一个优秀的人,通过「社交谎言」来给自己贴上各种归类于「优秀」的标签,而我想说的是,解构你身上所有的标签,解构那些你身上的「优秀」带给你的优越与我慢,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把自己放在一个生活的「新生」位置,对知识保持思考,保持敬畏。
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都是修炼的道场,越是烦恼,便越要超越,越是平静,越要充满智慧。在社交网络上我看见许多新闻与事件,我看到人们的反应我总是很感慨,「大部分人只有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大众价值观。」
很多人的思想是无意识地被集体主义所捆绑的,他们是失去自我思考的特性与独立性的,他们的喜好不是他们的喜好,而是大众的喜好。公众号火了,一群人纷纷申请公众号势必分这一杯羹,如同当年的榕树下一样,他们太想成为其中的受益人了,努力一文而红。摄影师火了,于是可能还是那一群人,凭借自己拥有摄影器材而纷纷自我标榜为摄影师在网上约拍。
他们是失落的,是遗忘初心的,我赞美因爱好而奋不顾身的前往,而批判失去自己方向的任意追逐。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受福柯所说的「话语」权力左右,但我们身处在这时代的洪潮里,是否应存那么一丝理性的反叛与怀疑精神,是否应有The Beatles 在Across the Universe中唱的「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的大义凌然。
严明在《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里写道,「纯纯地喜欢过一些东西,蠢蠢地努力过,一生矛盾,但始终没有变得复杂,我认定了这样的人生值得一活,可以无限接近诗句,无限接近美的皈依。」
我想,如何以新生的身份来生活,是每一个生活初学者修炼与成长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