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打针!”
“为什么不打啊?昨天还在发烧,不打针好不了!”妈妈柔声细语,却语气坚定。
“可是现在不发烧了啊?妈妈,我不打针!”孩子的声音里面已经带着哭腔。
“要是不打针就得输液,你看这个阿姨,就是不听话,只好给她输液了!输液可疼可疼呢,不信你问阿姨。”
我这个“不听话的阿姨”莫名躺枪,可是看着一脸焦虑的妈妈,只要配合地点点头,做痛苦状。
孩子看看我,看看他妈妈,又看见端着盘子走来的护士,忽然大放悲声:“爸爸,我要爸爸!我不打针!”脚乱踢,手乱抓,看着让人心疼。我和护士赶紧跟着劝,可是被恐惧裹挟的孩子,怎么可能听得进去。
忙乱间我听见孩子的妈妈冲着外面大喊一个人的名字,然后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起电话,给那个人拨通:“你快进来,我一个人闹不住他。”孩子的哭声更加嘹亮。
一会儿,外面进来一个高大俊朗的先生,看来是孩子的爸爸了。爸爸皱着眉,嘟囔着:“又咋啦?”不耐烦地看一眼母子二人。孩子哭得更起劲儿,泪眼汪汪地看着他伟岸的爸爸,哭喊着希望得到庇护。这时候,护士已经把药水吸进针管里了。妈妈横抱着孩子,两个胳膊死死扣住孩子,孩子不能动弹,嘹亮的哭声里满满都是胆怯。
爸爸象征性地拍了拍儿子的背,哄了两声,见没有效果,就又背着手站在一边,眉头依然皱着,似乎是看见人多,不便发作。护士开始打针,孩子的哭声渐渐变低,几乎变成了哼哼。直到拔针的那一刻,孩子的哭声再次嘹亮起来。
爸爸终于忍不住了,撂下一句:“打完了还哭啥?!”扬长而去。孩子看着爸爸决绝的背影,哭得更厉害了。妈妈喊一句:“你抱上孩子再走……”终究没有回音。许是妈妈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独自安慰孩子,独自抱起孩子,追了出去。
这一幕就在我的眼前,生病的孩子,能干的妈妈,还有一个遇到麻烦就躲开的爸爸。我始终坚信,家庭成员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大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家的事情总有很多,一个不做,另一个就做得多些,慢慢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孩子的爸爸一直在,可是也一直不在,心不在孩子身上,所以才会袖手旁观。缺了孩子爸爸的示范和引导,只剩下妈妈的安慰,也许这样的孩子很难
像他爸爸期望的那样坚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