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的:如何在生活中维持一段亲密关系?
阅读方法:泛读
阅读笔记:
如果关系出了问题,你并不需要寻求外力的帮助—你自己就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问题,并成长、体验到高层级的真正的灵魂关系。所有的人际关系都适用这套原则。
亲密关系中的月晕现象:代表不实的光彩,使人分心而看不到真正的光源。人们恋爱的真正原因,往往不是他们自己所想的那回事。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我们需要人陪伴、照顾、了解、支持、接受、赞赏、抚摸……这是十分自然的,但若我们相信,我们所需要的这些快乐、安全感等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了。这是孩提时代所做的事。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即人类“爱与被爱”的需求。
期望就是通往地狱之路,因为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如果我不能接受别人现在的样子,或不让他们自由地走自己的路,那么我就是真的爱他们,我只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满足,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满足我小小的自私需求。
如果我们感到失望、愤怒,一定是因为我们对对方有所期望,而在他做到之前,我们无法快乐。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真正需要的,没有人能给,也没有人能让我们快乐。
期望的目的是让需求得到满足,但与此同时,必须会发生两件事:我们感到内心缺乏爱(如果我们需要某样东西,一定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另外如果没有某个人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没有足够的爱。
期望=愤恨的前身,期望终究会转变成愤恨。
要想改变,一切都取决于你的意向。如果你愿意放手,就有机会发现,你所需要的一切,其实都存在于你的心里,不假外求。如果不愿意放手,那就请做好准备来面对更糟的情形。当我们放弃一项需求时,我们便把心中原本被需求占据的空间释放出来,从而将会被爱所填满。
要想安全度过“月晕现象”,就要学习放手和接受。如果你能不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对方身上,你就能在自己内心找到你真正需要的事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所需要的一切,都存在于我们自己心中。
幻灭
随着愤恨的到来,就进入到亲密关系的第二阶段—幻灭。
行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只不过是沮丧的孩子,有四种主要的偏差行为:
引起注意(看看我,看看我!)、权力斗争(我不想做,你不能逼我)、报复心理(你伤害了我多少我也要伤害你多少);自我放逐(努力有什么用呢?反正我一点也不重要。)
亲密关系能让旧伤复发,因而小时候的这些行为依然会跟着你,从而经历这样四个阶段。
我们对伴侣发怒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怒气能够麻痹我们心中的痛,压过所有的情绪,甚至能够麻痹身体的感觉;二是能让对有罪恶感,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控制对方的行为。
在权力斗争中,愤怒有三种表达方式:攻击,情绪抽离,被动攻击。其中情绪抽离是较沉默的表达愤怒的方式。被动攻击假装不太介意对方的行为,但言语中却充满着隐隐的批评呀抱怨,另一种是装作极度受伤,但并不直接指控对方故意伤害你,从而让对方难受。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亲密关系的状态,你只要放下立场,去寻求和谐就可以了。只要你肯放下立场,不管结果是怎么样,对你永远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因为坚持立场所得到的,只有理直气壮和骄傲所带来的不真实的安全感,放了手,就能得到自由,让自己在智慧和成熟中成长。
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我想要什么?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对自己负责的基本原则之一:你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对伴侣有很糟的评价,都是由于自己的痛苦造成的,发生摩擦时,如果能提醒自己,对方和我一样无辜,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有亲密关系的冲突,其实都代表我自己内心的冲突,荣格赋予“投射”这个词一个新的意义:我们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其实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我们怎么评论别人,就是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我攻击别人的缺点,正是我在潜意识里攻击自己的缺点。
内省:检视自己内在所有想法和感觉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让你能和自己内在的事物和平相处,并且用爱来面对它们。
阴影人物是一个具备你自身最糟糕特质的人,这个人所具备的某些负面特质,是你拒绝所承认自己拥有的特质,你甚至会完全否认有这些特质的存在。
如果你做出选择的动机是恐惧、愤怒或是恨意,就必须了解,这些感觉是在带你往死路上走。如果你的动机是诚心诚意地为了每个人好,那么你就是选择了往生命的方向走。
所有的怀疑都是对自己的怀疑。你所谓对伴侣的“信任”,其实是一种期望—你希望对方的行为不会对你造成威胁,或使你的旧伤复发。
怀疑的心理会支持“不足”的想法,让你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所以不被爱,也不可能成功。
如果你想尽快到达一个地方,最快速的方式就是,你已经在那里了。
读后记:
看这些书的过程,是不断地向自己原有的旧的信念系统发起冲击的过程,而每一次方法的寻找、尝试或许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然后过一段时间,似乎一切又打回原型。然后,再次去外界寻找新的方法,再次进行新的尝试。如此循环下来,发现自己仍是满身疲惫满身伤。也许伤过疲惫过会,才会真切地领悟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原本就在我们心中,不必去向外寻求,更不要期望别人能给予你所期望的。如此,安住于自己的内心,可好?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52-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52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