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秋风红叶镇北台

   

      2019年秋,在西安开会,会后乘火车一夜到陕北榆林,实为慕镇北台而来。

      1,

      “长城万里,雄关三座”,意思是长城虽绵延万里,但存留下来的规模最为宏大的关口建筑只有三座,它们是山海关、嘉峪关和镇北台。

      镇北台是古长城现存最大的烽火台,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但时间的锈蚀使它几成一座巨大的土丘,前些年经大规模维修,终于还原了它本来的面貌。

      这座建于明朝晚期(1607年)的大家伙雄踞榆林城北,有4层,30多米高,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5056平方米。你站在它前面,更感到威严,当时就有人写诗赞叹说:“戌阁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绕地维回。”


      镇北台四面围以墙垣,5.5高的内墙和10米高的外墙,确保城垣的坚固。外墙上设2米高的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漫步城垣,发现东南墙内侧有砖石马道。第一层城垣里至今还有守台戍卒的营房遗址,如见当年的刀光剑影。



      镇北台在一座土丘顶上。这土丘有个响亮的名字“红山”,但怎么看也不像是山。登坡向上,四周秋叶尽染。

      2,

      有明以来,北边的蒙古各部就虎视眈眈,明朝设九个重镇(俗称“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九镇统管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万里边疆,拥兵数十万。镇北台属其中的延绥镇,此镇管辖1700多里的长城沿线,从黄甫川堡(今陕西府谷县)到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

      延绥镇一度是明朝和蒙古战斗最频发的边镇。铁骑南下,烽烟骤起,成当地官民的心腹大患。

      延绥镇的总部本不在榆林,而是在200多里外的绥德,蒙古骑兵南下榆林,而当时榆林仅是个卫所(榆林卫),无法抵抗。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上书朝廷,把延绥镇总部由绥德迁到了榆林,同时扩建城防。

    上图:榆林卫城

      成化十年(1474年),余子俊率军民修补增筑了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县清水)西到花马池(宁夏盐池县)全长1700里(一说1400里)的延绥边墙,等于在秦隋长城南边又筑了一道长城;还构筑了黄甫(今府谷皇甫川)以西至定边营1200余里的墩台和36座营堡,使之互能相望。蒙古骑兵望城兴叹,无法长驱直入。

      3,

      虽有雄关九镇,但两边老百姓的生意还是要做的。明嘉靖年间,蒙古鞑靼部首领与明朝议和,开放边界互市。到嘉靖末期,明朝修筑了“款贡城”(一座方形小砖城,在现在的镇北台北边),这座明代长城沿线唯一由官方设立的贸易集市,汉蒙官员在这里洽谈并举行献纳贡品仪式。后来又修建了易马城(往西南一点,现仅存遗址),供蒙汉民间贸易,互通有无。

      款贡城

    易马城遗址

      这种局面时常被战争搅黄,直到隆庆五年(1571年),双方和谈成功,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议定通贡互市条款,重新开市,边境盼来和平。

      时光又过去几十年,到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明朝在“款贡城”南边筑起巨大的镇北台。明军居高临下,随时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

      想当年,这里齐聚蒙古牧民的牛马驼羊和各色毛皮、汉人的布匹绸缎和盐茶烟酒,热闹非常,百年后还有人感慨“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清·杨蕴《镇北台春望》)。

      4,

      历史总是拐来拐去。从万历中期以后,蒙古各部日渐衰落,对明朝的威胁大大减轻,而东北方向崛起了女真(后来的满族),成为明王朝的主要敌人。因此,明朝与蒙古在榆林这一带极少发生有规模的战斗,镇北台纵使雄镇八方,也没了用武之地。修建这么大的台堡,威慑作用当然更大,但没经历过大规模实战检验,毕竟有些遗憾。

      镇北台虽然没在战争中起大作用,但其高峻威武的样子还是很唬人,难怪清朝高官邓廷桢登镇北台,会有“震耳河声穿峡走,荡胸云气压城来”的慨叹。



      那日,漫步镇北台,萧瑟的秋风里,看高台巍耸,气势凛然。已修复的款贡城也有些气势,城门半开,如人,半张着嘴。但这一带的长城,城砖尽失,仅余高大的土坯,易马城也只剩下今人立的标牌。虽有几座复建的敌楼做点缀,依然苍凉满目。

      镇北台巍峨挺拔,登台远望,视野辽阔。北望,蓝天之下,长城逶迤,沙海浩瀚,塞外风光一览无余。西看,榆溪河穿过红石峡,莽莽荡荡。





      台下有个长城博物馆,展品以图片为主,有一部分当地出土的文物,有瓷雷等武器、也有油壶这类生活用品。门外空地上,几株不惧严寒和干旱的老旱柳,特立独行的样子。

      5,

其一

      百仞台侵碧汉边,

      镇当玄武壮居延。

      左连东北三关胜,

      右跨西南半遮天。

      黠虏向风看聚蚁,

      层楹寝日碍飞鸢。

      黄金购士收河曲,

      樽俎俄教奏凯旋。

其二

      重镇秋深霁色开,

      巡行关隘为登台。

      千山远向云霄列,

      一水环从沙漠来。

      戍阁崔嵬天阙近,

      塞垣缭绕地维回。

      凭高极目狼烟靖,

      恍是逍遥阆苑隈。

      这是明朝高官(陕西三边总督)刘敏宽的诗《镇北台二首》。当年他巡视镇北台时,被高台的气势震撼,赋诗大赞镇北台的威风凛凛。

      到了清朝,北境虽不再有边患,但仍有不少人写诗赞美镇北台。《秋日登镇北台》就是清朝人所写,一样的气势雄浑:

      一声羌笛日初曛,

      愁见飞蓬逐雁群。

      独倚高台秋又尽,

      关渝萧瑟锁塞云。

      这几首诗都是秋天写的,似乎秋日的镇北台更浑厚。也确实,天高万里,北雁南飞,天地更加辽阔。当年的战事,多发生在秋高马肥的时候,旌旗猎猎,战马嘶鸣,映衬着古长城,更显悲壮。

      昨日秋,金戈铁马;今日秋,暖日清风。历史已远,回声还在。人在台上,秋风从头顶掠过,风起处,红叶翻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90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2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32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7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3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1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04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9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41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3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76评论 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