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谈豆瓣产品形态的变化,我每天在互联网上,花在豆瓣的时间应该是最多的,所以对豆瓣产品更新迭代所带来的用户体验的变化特别敏感,我对豆瓣的需求有以下几个:
1、通过影视及书的评分来帮助自己筛选应该深入接触的内容;
2、通过豆瓣广播来接触新资讯,了解不同生活维度;
3、通过标记书影音来构建自己的内容管理和时间管理系统,这其中既包括对过去的记录与总结,也包括对将来的预期与掌控;
4、通过豆瓣的推荐系统强化自己的个人气质,这有赖于豆瓣独特的内容推荐系统和豆瓣高质量用户多年的内容沉淀。
豆瓣创始人阿北一直强调豆瓣是做用户服务的以产品为主的公司,豆瓣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服务做好。我观察豆瓣产品形态的变化,确实可以看到这一点,豆瓣越来越成熟了。从豆瓣移动端app产品的变化,可以看到豆瓣产品设计思路明显的转变。
早期豆瓣做移动端app,针对每个类目,诸如电影、小组、阅读、同城、FM都单独做了个app,这种方式对新用户是友好的,因为新用户首先是对某个类别感兴趣,书、电影或者音乐,他们在豆瓣还没有形成多样化的浏览路径,所以通过单一的类别可以很好的引导这些用户去亲近特定社区,但是老用户不一样,老用户的足迹一般踏遍了豆瓣的每一个区域,他们特别需要的就是体验的连续性。
下面我针对用户在移动端豆瓣的浏览路径举个例子,某天我打算看一部电影,这电影是我朋友介绍的,那我首先想到的是找到它的电影条目看评分,烂片我不愿意浪费时间,直接pass,如果评分尚可,那接着就是浏览简介及评论,然后找资源观看,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下意识的就会想在豆瓣广播发表下感受,在移动端操作,以前我就只能选择豆瓣广播app了,当我发表完感受,回想起电影里的几个镜头,脑海中响起影片中大气磅礴的配乐,于是我想找电影的ost专辑,这时却找不到音乐的入口;当我看完电影,标记完专辑,仍然觉得意犹未尽,这时我想起电影介绍中提到此片是根据某著名作家的小说改编的,突然萌生了要看原著小说的欲望,文字肯定比区区两小时的光影碎片要丰满多了,于是我还想查查原著小说的评分,这时我又得打开另一个app,当然,豆瓣出的这一批应用确实可以满足我上面的一系列复杂、零碎的需求,但是现在事情已经难以想象的复杂,我需要在几个应用间来回切换。
当然,并不是说豆瓣要满足我所有的突发需求,而是说,在相同用户情境下,网页版豆瓣可以满足,而在移动端却由于豆瓣对产品形态的坚守而让这些需求需要通过数个应用来满足时,是不合理的,用户会感到沮丧。
其实产品形态和用户需求始终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产品应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体现逻辑性,但是用户需求永远是随机的、发散的,是非理性和不可捉摸的,需求就是人性本身,人性多复杂啊。
现在豆瓣做app就明显成熟多了,一个豆瓣app就能满足我上面看电影例子所包含的一系列复杂任务。新版的豆列甚至做得更加极端, 以前豆列是分频道的,图书豆列只能添加书,电影豆列只能添加电影,而现在是整个把它打散重新组织,豆瓣摆脱了以前那种对产品形态的痴迷,只用一个标题,或叫做标签就串起了所有不同的内容。豆瓣在进步。我喜欢现在的豆瓣。
其实,这种对产品形态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产品本身,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一型产品,它能覆盖一些需求,能给到用户一些价值。但无法覆盖一个更加细分的价值,也许能找到跟它最近的产品形态,但肯定不是最适合它的形态。而当你要把一个用户场景下的需求彻底满足的话,就只能偏向另一种产品形态:复合型产品,这时产品会变得复杂,任务路径会增加,需要把多个形态放在一起,不错,产品确实会变得庞杂,但却是你的产品持续给用户提供价值,产品往前走必须要接受的事实,到最后永远是一个平衡,关键看你的选择。
现在有不少人不认可豆瓣社区的运作模式,但是我很看好它,因为从能看到他的成长、演化,我希望它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强,活得足够长久,我从2012年初开始玩豆瓣,到现在快四年了,豆瓣在成长,我也在成长,真心感谢豆瓣。
文/珞闻
微信公众号:niudan8;微博:@最牛部落
个人博客:燃灯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