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季易引发抑郁
生活没有十全十美,我们常常会被各种负能量围绕。人本身为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忧、思、悲、恐、惊各种情志。每种情绪在面对不同的情景都会呈现。
自古逢秋悲寂廖,秋天的气机比较“急躁”、“干燥”、“收敛”,天上的阳气迫不及待要收敛,地上的阴气也停止蒸腾而开始收藏,所以天地之间既有一股萧杀之金气。
所以秋天,人的身体五脏也会受秋燥大气候的影响,这个时候,肺金最活跃。身体平衡的人,肺滋润,收敛下行,气道流通。若肺津液枯涩,气降不下,阳热逆冲,则人易躁动不安,肾的元精妄动。肾藏志,肾精妄动,“志”便不能安宁!加上燥金克阀肝木,气机不畅,肝气横逆克伐脾土,脾主思,人思虑重,则更容易引发情绪抑郁。
二、2020庚子年五运六气特点:庚子年,主运是强金
2020.9.20—2020.11.11 五之气 阳明燥金 少阳相火
这段时间,秋燥明显。真正干旱来临,是到了九月末,这个时候刚好是收割的季节。今年的气候影响食物的收成,如果成熟的早的水稻,那就已经在收割的时候了,如果种的晚,会因为太干旱而导致减产。
在疾病上,因为金太过,克制肝木,还有火热之气太旺,肝阴虚的情况比较多,肝胆疾病也会增多。因为肝血虚导致咳嗽,导致的失眠状态会比较多。
下半年阳明燥金在泉,在金运太过的基础上再加上燥金之气,2020年肺疾病明显多发。且引发大量肺心疾病。金克木,肝气生发受阻,所以秋季下半年肝气郁结,情绪抑郁的人会相对增多。
三、中医分析抑郁
体质的偏性影响情绪,五脏的能量不一样,个人呈现的性格就会不一样。当我们身体的能量,低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我们的精神、意识和心智的运作能力都会下降。
抑郁, 就是身心能量不够了。当一个人能量很低的时候,他的身体状态会很低,他的内心状态、意识状态也会很低。这样他在跟世界万物交流的时候,他很多东西都消化不了,包括食物和情绪,很多事情都变成了阻碍。
身体内部的运行也出现问题,比如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者心动过速、心率失常,这些其实都是能量低之后身体无法负荷、无法运转了。在情感上也是这样,当一个人能量低的时候,可能他的表达和接纳的能力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他在意识、思维和社会交往上,可能相对来说就会封闭一点,可能只能吸收某一类他愿意吸收的东西,其它的都拒绝,甚至以前能吸收消化的东西也开始拒绝。
这个身心状态,其实他的形、气、神或者说身、心、意都被压缩了。在压缩状态下,他所在的时空、社会和生活,乃至他周围的一切,他能够接触和愿意接触的东西,也是受到压缩的。
当我们现在说某人有抑郁症,一般人会想这只是一个心理的问题。但实际上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问题,而是整个生命的问题,身心状态的问题。抑郁也有言:肝郁,肝气郁结。肝气不调达,气机不畅,肝气横逆克伐脾土,脾主思,人思虑重,则更容易引发情绪抑郁。肝木不生心火,心气弱,动力不足,人能量更弱。
《素问》里说:正气不乱,精气不转。人生病了,是气血逆乱了,精气流失了,情绪是身体发来的预警。比如:焦虑、神经衰弱、产后抑郁、更年期综合症、和老年抑郁等,都是气血乱了,身体能量弱了。
郁者,瘀也,不通也!早在秦朝时期《吕氏春秋》中曾说: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郁。
清代御医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说肝病者木郁,心病者火郁,肾病者水郁,肺病者金郁,脾病者土郁,郁则脉伏。
道家鼻祖老子的高徒庚桑子说:人郁则为病,至理妙言,一气之欲伏,则知一经之将病。可见古代先贤对郁有精妙的理解。
四、易抑郁人群心理特点分析:
(1)压抑:
有的人,很难合理表达自己的愤怒压抑。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对他人表达明确的愤怒是极其恶劣的。他们宁可将矛头转向自我攻击,也无法合理表达自己的愤怒压抑。因为内心深处畏惧关系的破碎,害怕别人觉得自己不好,所以必须压抑自己去维持关系。
他们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总是先找自己的原因,即使对方侵犯了自己的边界,他们还是会为对方找理由,而无法为自己内心深处被侵犯被伤害的愤怒找到出口。
在心理学里面有一种说法,得抑郁症的都是好人。这不是一个绝对的说法。它的意思是,因为一个人不懂得攻击别人,没有发泄负面情绪的渠道,因而“好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将攻击转向自己。心理学中,关于人心理功能的防御方式有很多种。大部分人都是用防御来让自己感觉良好,但是“好人”运用的防御是——自我攻击和自毁。
他们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懂得如何发泄自己糟糕的情绪,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攻击性。或者说,他们的潜意识模式在这种发泄、处理上是有欠缺的。对于一些人来说:表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将委屈、压抑、恐惧吞噬,最后走向了抑郁。
从不发火、从不失控、从不表达愤怒、从不攻击他人。这样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2)不接纳现实: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不高兴的时候或者阶段,每个人都有很多种情绪。
我们常常不接纳这些正常的情绪,害怕这个不高兴的状态,认为:一个人某一段时间的不快乐,没有力量去维持一个“像以前一样”的生活,是不能被接受的、是不正常的。应该一直很high、很积极的才是对的。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但有的人只喜欢春夏,不喜欢秋冬。所以他们抗拒秋冬,因为抗拒,反而就更容易在秋冬生病、或者感觉到不舒服。
换句话说:我们不接受生命本来如是的样子,非要强迫它只保留其中的面向,于是生命就开始扭曲、开始变形、冲突,开始出问题。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流,我们把它拦起来,不让它自然流动了,必然会产生堵塞。身体情绪也一样。
四、回归身心,调理抑郁
1、秋季情绪调养
内经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飨泄,奉藏者少。”
在秋天气机萧杀的时节,用“欢喜心”来对治。让这类人多听些欢快的曲子——尤其是以“2”为主音的“商”调式音乐,或看看喜剧片,或像白云黑土两位东北老人一样跳跳二人转,活动四肢百骸,实在没有欢乐的文娱活动,就干点儿粗活、体力活,远离那些悲悲戚戚的诗词歌赋。
不要过度消耗自己(房事要尽量减少、避免),不妄动肾精,使心志安宁。顺应秋季节气“无外其志”:收敛神气,不要外散精气神,“使肺气清”,肺气清润,养好肺的肃降、渲泄的功能。
在饮食上,要多食用润肺、生津、滋阴的诸如雪梨、芝麻、蜂蜜、银耳等东西。着装上要注意在早秋时不穿太厚的衣服,所谓“春捂秋冻”,以激发其机体逐渐适应寒凉的本能,入深秋后就要注意别着凉。——当然,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上面那句话:“无外其志”,使自己的元精、元气、元神得以安宁、收敛,才是最好的秋季养生!
2、心性上:
(1)首先学会和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
情绪需要释放和转化,而不是被压抑。情绪本身,没有对错。不要害怕说错做错了,让我们看看孩子:孩子学会走路前,一开始也是跌跌撞撞。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直接表达,伤心了就哭一顿,开心了就大笑,过后就不留痕迹。
不要害怕,什么都不会真的吞噬我们,但是有毒的负能量吸入太多,压抑,人的生命力就会被吞噬。健康活着,比在别人心里活成什么样要重要。
(2)跳出自己内心的运作模式、思维方式。
从心中把负性的自我认知模式打破重构。停下自我攻击,不执著,不沉溺。《素问》里说:正气不乱,精气不转。从精神和心理上动摇已经存在的某种致病之主气,出现变气的转机,而后达到精神回复“移精”的目的。所以从心上突破,也是移精变气。从心上认知扭转和重建,是从根子上动摇了主病之气,转正气血,稳固精气。解惑安神,止虑回神,则神正而复元。
而这个从心上扭转和重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患者自己。调养师帮助让患者自我觉察、找到“病机所在”&一举扭转。如果暂时找不到,懂得及时止虑则最重要,宝贵的精气资源不能病中耗费掉。
有的人一直以来容易共情、反思、沉溺在情绪里(不是纠结,是习惯地进入共情他人和弱势),这样也是致病主机。如果能小心地留意到自己,生活、人际、家庭、工作出现了一些“宕机”、精神上有强迫、过量的症状,这就是疾病开始的轻微萌芽状态。
及时调整、不让它继续消耗你,能避免从心→身发展的很多器质性疾病了。
(3)提升专注力,接纳事物本来的样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人生活在大自然里,也一样,就像一年有春夏秋冬,这是规律,也是自然的状态。有起有伏。有认同我们的人,也有不认同我们的人。困难是暂时的,一时的情绪和困境也是暂时的。不执著,不沉溺,不抗拒。情绪的抗拒必然会因为身体气血的散乱。通过太极、站桩、瑜伽等慢运动的方式来提高,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把注意力收回到身体,让生命自然流动。
所以从心上突破:一是提生专注力,一是打破固有的认知、释放情绪以上三点一定是相辅的,对心身平衡才更有效果。
3、生活中
(1)整理空间。勤扫除卫生。家里空间也是自己身心的反应。让身心在空间整理中明亮,清透。
(2)读经典的书,养心,从古人的智慧中得到濡养和启发。
(3)运动、登高望远。亲近大自然,让自己身体动起来,身体气机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