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个家伙聊天,基本两句不离表情包,我打好几句话过去,他就甩给我一个表情包,然后我就又开了话题,没几句又是表情包……看聊天记录的时候我就来气,我那么长一段,人家就回了个大表情!敢情我是在跟表情包机器人聊天吗?
然后我就说我感觉自己在跟表情包聊天。
那个迟钝的家伙还没反应过来。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已经想把他拉黑了,没错他要是还没觉悟就该拉黑了。
我说玩微信很无聊,大家都在斗图,而我只想聊聊天。
然后他终于意识到不能再用表情包敷衍我了。
其实我也不是说就不能接受表情包,我自己本身也是酷爱各种表情包的,但是我不能接受我在说话而你只发表情包,因为一个表情包出来后面就没有话了,我会觉得被敷衍了,我说话,代表着我希望交流,如若不然,这么冷的天气我暖暖手不好?我干嘛还要一个一个字打出来呢?
自从表情包流行开来以后,聊天变得越来越不走心。
八月份的时候,有几天工作特别不顺心,在微博说了一下,然后猪头就跑来微信跟我聊天。那天我们聊了很多关于职场新人的职场经历,说自己受过的委屈自己的感受。那天她甩了很多语音,我在上班只能拼命打字。我不记得那天聊了多久,但那是我为数不多的,几乎没有表情包的聊天,那时候我真的觉得,聊天就应该是这样的。
那时候也跟猪头聊到这个问题,她说现在很少聊天了,因为大家都是在斗表情包,特别无聊,也很浪费时间。
深有同感,我不知道一通表情包下来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我找你聊天不是为了斗表情包的,表情包只是一个辅助,但是现在却取代了文字表达和语音。玩了这么久的文字,我并不觉得一个个表情包可以代替一句句话。
表情包找谁都能斗,但是有些话不是找谁都想说的。
最近看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特别羡慕她和钱钟书先生的爱情,还有和钱媛三个人的亲情。那种永远聊得来的关系,羡煞旁人。
想起里面杨绛先生讲到一段回忆,说“乔木同志常来找锺书谈谈说说很开心。他开始还带个警卫,后来把警卫留在楼下,一个人随随便便地来了。他谈学术问题,谈书,谈掌故,什么都谈。锺书是个有趣的人,乔木同志也有他的趣。”
看到这段的时候故而在想,如果钱老先生时常以表情包来回复,那乔木同志是否还会这样常来?怕是不会吧?聊天只有你来我往互相分享互相展现才有意思。
书中还有一段说到:“锺书每和我分离,必详尽地记下所见所闻和思念之情,阿媛回家后,我曾出国而他和阿媛同在家,他也详尽地记下家中琐碎还加上阿媛的评语附识。这种琐琐碎碎的事,我们称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滞留在海滩上的石子。我们偶然出门一天半天,或阿媛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带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时搬出来观赏玩弄。平时家居琐琐碎碎,如今也都成了‘石子’。”
我之所以把这段字打出来,是因为我特别羡慕他们这种感情。人们常说情侣夫妻久了就变得无话可说了,认为这是生活的常态,觉得这是正常的,久了都会这样的。但是显然不是这样的,那些感情浓度高的,一直都有话说,他们总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要告诉对方,也许是今天街上遇到的一个人,也许是昨天晚上做的一个梦,也许是今天发呆时一个念头,也许是今天忙碌时的一个细节……语言的曼妙之处有时候就在于它能够表达很多细腻的情感。
手艺人林曦在“一席”做关于《无用之美》的演讲的时候说过几句话我特别喜欢,她说“除了上语文课的时候学过写作之外,到后来我们就没有想过写作是多么重要。可当你跟你爱的人发生了矛盾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跟他吵一万次架,不如你跟他写一封情真意切、把你的真心袒露出来的一封Email来得靠谱。”
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文字是语言的魅力吧,有时候人跟人之间的感情就是由它嫁接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