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谈过朋友圈的连接属于熟人社交,是的,原来的微信朋友圈确实是定义为熟人社交的产品,张小龙也说过微信的本质应该是用完即走的产品,然而微信的发展正如他所喜欢的那本书一样,《失控》了。
我一直有个习惯,每当微信好友达到一定人数的时候,一定会进行一次过滤,有人会问:你真的忍心删呀?不怕得罪人呀。我说:我当然忍心,因为被我删掉的只是个微信名称,而不是我的“好友”。还记得那句经典的话叫做:微信朋友圈内无朋友。这是对于一个熟人社交的产品多大的嘲讽呀。
被删的“好友”分为三个部分:
1 一点印象都想不起来是谁的“好友”;
2 从未建立什么认知连接的广告“好友”;
3 加了之后从未说过话也从未关注过票圈的“好友”。
理清这三部分之后,剩下的基本都在我的有效社交范围之内,然而一个人的社交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多少人会真正去认可你,与你有着或大或小的连接关系。或许,我们无法把控谁加我们为好友,我们会因为各种人际关系会不得不留存这个好友,然而对于微信朋友圈,应该是,也必须是有质量、有情意的圈子,对于此,我们是能够有自己的选择的。
我们常讲缘深缘浅,其实我是不太相信虚拟社交构建的情谊能够有多深,真实的情感必须在现实生活当中才能够发生,网络上的假象常常会使得我们陷入一个“无知无畏无情”的认知陷阱,相片是可以P的,文化是可以装的,情感也是可以装的,到了现实生活当中一看,哎呀,不对呀,不是我认识的那个人呀?虽然我们在社会的潜规则之下戴着虚伪的面具与芸芸众生打交道,然而网络的不可控性却让我们彻底掉入自己都认识不清的牢笼里。
一个人真实的一面是怎样的,是需要在生活当中相处才知道的,才能了解这个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这个日益缺乏真实的社会里,让我们一起守住这最后的一丝丝真诚的余温。
有一句话很露骨,叫做:我们只是认识了很久(并不代表我们有着很深的情感)。
我们不妨去回想一下,当我们在校园的时候,为什么那时期的友情会来得那么深切,这是因为彼此之间相处的时间是足够的,然而工作之后各自都有自己的圈子,即使认识了新的好友,与之相处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正如这个神奇的大上海,一不留神,上回见她/他已经是一年前了,想见你的人,无论多忙都会有时间见到你,不想见你的人,无论多么有时间也不会见到你,前一种人需要珍惜,后一种人不值得交往。
最后,我的观点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我的观点中是否启发了你去思考一些问题,如果有,那么我的坚持也就有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