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在考题里遇见的,后来记忆错乱,成了“鲜衣怒马少年时,一日看尽长安花”,意气风发之感迎面扑来,少年得志真是件令人羡慕的事儿。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不仅书名,连每个章节都配了切题的诗句,还蛮诗情画意的。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也只有自己诗文满腹,才能名章佳句信手拈来,也只有自己知识渊博,才能将历史理解透彻,化深奥为通俗。书中剖析的典型案例,在学生时期或多或少的学过,我都还给老师了,大概是能背诵“床前明月光”的水平,更甚也就是对广为流传的名句有点印象。以前学习诗词或文章,解释字词含义,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老师的套路。可是不了解创作背景,如何能真正体会作品的意境?通读了本书,让我又拾起了兴趣,粗粗浅浅的领略到诗词的抑扬顿挫之美。
因为我鲜少动脑思考,所以从未考虑过作品与作者的关联,唐诗和宋词的关系,为什么明清盛产小说,李白与杜甫、柳永与苏轼、李白与苏轼,他们都有什么特点。而在这本书里,我大概了解了一些,但更有价值的是启发我去思考,去自我探索,去认识自身的不足而去不断追求。
举个例子,书中提到一个小观点,杜甫由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想到天下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是圣人;白居易自己穿了好的衣服,想到老百姓也有衣服穿就好了(不记得原诗句了),只能算是善人。身处苦难,依然心系天下,“诗圣”实至名归。人处在什么层次,发出什么声音。我就是一凡人,心中勉强装下自己和亲朋好友。我也是一庸人,从未如此深入剖析过。
本书本是讲稿,且历经好几年,中间断断续续,所以口语化严重,部分内容有重复,作为入门级读物,很不错,适合我这种小白。如果是现场聆听程教授的演讲,肯定效果绝佳,如沐春风。本书兼具语言的生动幽默又有学术的专业严谨,相比正在看的《蒋勋说宋词》很多地方故意夸大和渲染以迎合读者,更胜一筹。我对李白、李煜、苏轼有些偏爱,关于他们的篇章跟看偶像八卦一样,《蒋勋说宋词》里有更多的个人故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