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很大,借用柴静的话来说,就是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过度。
我觉得我自己之前是一个理想主义,我以前崇拜的人都是学者感觉比较浓的人,但是现在越来越不喜欢单纯的学者式的人,总觉得那样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接地气。
书中写着“曾国藩不想成为海瑞式的清官,因为这种清官,拥有的只有清官的虚名,真正做事情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帮助他。”
“在官场之中,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看起来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含蓄包容之人。”因此,曾国藩有意取海瑞一尘不染之实,却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他的选择,远比做“清官”更加复杂。
这里面其实有个很复杂的问题,就是是否求名。
中国人很喜欢英雄,很喜欢清官,很喜欢君子。但是我越发的觉得,类似于英雄,君子,清官,其实是中国最自私的一部分人。因为这一部分人,为了成就自己的名声,大部分时候是置身边的人于不顾,置人民与不顾。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舞台,他们在这个舞台上时刻注意自己言行,是为了顾全自己名声。
曾国藩不能说从这种求名的形式中解脱出来,但是至少他这一辈子,不再为了求名而求名,而是为了做事。于是,他采取一种中庸的方法,放弃表面的清官的形象,这样的放弃,为他后来平定太平天国奠定了基础。
做事,其实是所有的选择中最困难的一件事情。而且,做事,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但是曾国藩说,我不怕麻烦。于是他终其一辈子,为了大清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点就是书中提到的分析思维。书中说中国的知识分子的缺点就是太容易下结论,另一个太容易听信别人的结论。
这个我也经常干,看些新的观点时候,会觉得,他们说的正面就那么对呢,其实。基本上没有经过任何的分析,就将别人的东西全盘接受。我们总是想省力,但是书中的曾国藩却不,他在一切的知识面前都非常的谦虚,不敢稍有成见,不敢带有有色眼镜去读书。因为“笨”,他不想省力,不想借用别人的脑子,每本书都认认真真,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以他一生视野开阔,无书不读。
在阅读的同时,他还注意观察身边的环境,从自己的环境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识。
他就像是一只敏锐的雷达,收集分析着他所能接收到的一切信息,从中提取有用的成分,其中也包括中国神秘文化。
他具有试验精神和开放的态度。他凡事总愿意亲身经历,他不被什么结论先入为主,总是要自己先亲身尝试,亲眼看到,才下结论。
第三点,是他的平实,谦虚。他“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之习。”
他不轻易的怀疑,但是经过亲身实践发现是不可行的事情,他就会直接说出来。
他自己带兵打仗,在实践的基础上,他说,古代的兵书大部分是骗人的。是玄而又玄的骗人的东西。
甚至对太史公的东西,他也说“太史公称庄子之书皆寓言,吾观子长所为《史记》,寓言亦居十之六七。”
他面对经典,能够结合自己的亲生经历诚实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在现在不容易,更何况是在封建社会。
面对西学,他虽然不懂,但是他积极的让后辈去学习。中国第一批的留学生,就是在他的促使之下,远赴重洋去学习的。
但是我不喜欢曾国藩的地方就在于,他对自己的要求实在是太过于严格了,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基本上没有了任何做人的乐趣。或许,这个就是想要成为“圣人”的代价吧。
但就是这么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一辈子兢兢业业为大清国打了一辈子的仗的人,到晚年,当他看清楚大清国已经是将要落下的夕阳,他一个人,尽管镇压了太平天国的叛乱,尽管为大清国提拔了一大批有能力的官员,但是这些,在大历史潮流的面前,都显得是那么的无力。
历史给晚年的曾国藩,留下的唯有痛苦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