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一族,因为在汉少帝八年的那场政变中惨败,所以,关于这个家族的所有记载,便几乎就是随着吕氏家族的覆亡,彻底从那段历史中消失不见了。
笔者只能说,真的很遗憾,尤其是对于他而言,周吕侯吕泽。
他是谁?
他是吕氏家族吕公的长子,大汉帝国第一任皇后吕雉的长兄。
这样看起来,吕泽貌似就是一个普通的外戚,但是,事实上呢?
在大汉一百多位开国功侯中,仅仅是明确标示归属吕泽麾下为封侯的,人数就不下四人,而这还不包括其他未标识的功侯以及吕姓等封侯等。当然,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那些归属吕泽的封侯中,还包括了汉初功侯封赏排名第五的阳都侯丁复,其以七千八百户食邑仅次于食邑八千户排名第四的酂侯萧何。
如此请问,吕泽还能是一个普通的外戚吗?
而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是这样描述他的曾经,很遗憾,目前也就只有这里有吕泽较为细致的记载:
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
这里的记载,很普通,讲的就是吕泽以吕后兄长的身份,作为客人而加入到刘邦麾下。
客人?是的,这里就是这样记载的。
而后关于吕泽的记载,便没有多少了,直接就到刘邦成为汉王之时了,而吕泽在此时则是被封侯。
其实,在汉元年,能够被封侯的人,真的不多,不过因为这里的记载,所以,也很容易让人误判为是因为外戚的原因。故而,我们接着看:
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砀。
三秦被汉军平复后,吕泽领军入砀郡,那么,刘邦在干什么呢?
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
彭城之战,刘邦所领汉军主力尽遭项羽所灭,遂去了吕泽军中。而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为何刘邦兵败去吕泽军中时,史家用的是一个”从“字?
什么是从?从属吗?还是跟从?
很显然,这个从字的意思并不多,基本上就是上述两种,那么问题就来了,无论是哪一种,貌似都不符合刘邦汉王的身份吧?
而按照之前的记载,吕泽貌似也是靠着外戚的关系才被封侯的,而在汉军平定三秦后,吕泽率军先入砀郡,那么,吕泽率领的军队难道不是汉军吗?如此,刘邦去自己的军队中,为何要用从字呢?这不是有悖常理吗?
另外还有一处诡异的地方就在于,《史记》和《汉书》中唯一和吕泽有直接关系的记载,也是和这件事有关:
是时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间往从之,稍稍收其士卒。《史记·项羽本纪》】【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史记·高祖本纪》
吕后兄周吕侯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书·高帝纪》
如上内容,基本上表述的都是和《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的是一个意思,就是刘邦彭城兵败,而后去了吕泽军中,从之。
由此,笔者就有一个困惑,既然史家都准备将吕泽的所有记载都抹除掉,那又为何偏偏留下这一处相同的记载呢?不觉得很怪异吗?先前那些记录下的吕泽大概就是毫无用处,然后,突如其来的在汉军主力尽没之后,吕泽却成了刘邦唯一可以依靠的人,请问,这正常吗?
对此,笔者只能说,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段历史是史家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记载。
换言之,当彭城兵败之后,刘邦几乎是一无所有了,事实上也就是这样,妻儿都走散了这一事实,也在间接上说明了刘邦当时的窘状。所以,吕泽的那段记载,就是在为刘邦从彭城失败到荥阳崛起这一期间的唯一合理解释。
而如果没有了吕泽的那段记载,那么史家在记录《高祖本纪》的时候,无疑就会在这里形成空白。所以,这才解释了史家为何没有记载其他关于吕泽的历史,偏偏只记载了这一段,就是因为吕泽是这段历史中不可替代的人物。
如此,再回头看当时吕泽领军入砀郡时的情况,既然刘邦都领汉军主力直奔彭城了,那么,吕泽军一直停留在砀郡又是个什么意思呢?
还是说,从始至终,刘邦对于吕泽军都是只有名义上的领导,而无实际上的统辖权?
所以,这才解释了刘邦在穷苦潦倒下去了吕泽军的事,便能被史家记载为了”从之“?
对此,笔者因为史料缺乏的原因无法做到绝对肯定,只能说,如果结合功侯表中的记载,那么上述的猜测就是相对合理的。
另外,再看史书中关于吕泽至关重要的一句记载:
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刘邦去了吕泽军后,很显然,军队的统帅权依然还是在吕泽手中。所以,才有了上述这一段中,吕泽遂发兵助刘邦的记载。
而后三个字”定天下“,便完美的总结了吕泽这一生最大的功绩。
如此,结合前文,以及《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的记载,笔者遂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吕氏家族,本就是一豪族,这是事实。而后,因为避不知名的仇敌,遂来到了沛县,遇到了那时还在做泗水亭长的刘邦,当然,那时的刘邦还应该是叫做刘季。
然后,奇异的一幕就来了,本为逃难的吕氏家族,却无视沛县最有权势的沛县县令请婚的要求,反而是将女儿嫁给了那个看上去无权无势的刘季。然后,沛县县令居然还没有生气,至少在史书上是没有沛县县令因此而难为刘邦的记录。
如此,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吕公为何会如此做呢?难道真的单单就是因为看中了刘邦的面相吗?
其实,从吕公带着吕氏家族踏入沛县的那一刻开始,便已经为其之后的行为作了铺垫了: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史记·高祖本纪》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吕公绝对不是常人。从其入沛县那一天开始,便以摆出大宴而名扬沛县,请问,这是避仇敌的意思吗?这难道不是在告诉仇敌自己就在沛县吗?如此,唯一的可能就是,吕公很清楚,那个仇敌他不敢来沛县寻事,而至于为什么,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而更为关键的是,吕公居然敢在沛县这个自己并不熟悉的地方就设下如此大宴,而且还明确表示,不满多少钱就不得坐于堂上,如此,为什么?不说别的,就现在人看来,为躲仇敌而远走他乡后,不是更应该花大价钱来讨好当地豪杰吗?然而吕公这里却是让当地豪杰来给他送钱,如此,这合理吗?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史记·高祖本纪》
更夸张的是,刘邦居然就敢自号一万钱而入堂上,然吕公如此显赫的人却并不为怪,反而是带有极其欣赏的目光。如此,这又是为什么?
而诸多不合理的因素共同交互下的结果就是,这些事件的背后肯定是有一个极为合理的缘由来解释这些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对此,笔者做出的猜测就是,吕氏家族来到沛县的主要目的,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刘邦这个人。或者说,吕氏家族和在丰邑的刘氏家族,或许还是故交。总之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吕公没有来到沛县之前,便应该就和刘邦相熟了,所以才会有上述这一切的经历。
因为吕公知道,有刘邦在的沛县,便无人敢犯,所以吕公初到沛县就敢如此大张旗鼓。又因为吕公来沛县的目的就是为了刘邦,所以,吕公便无视和自己交好的沛县县令的求婚,而是直接把女儿就嫁给了刘邦。
另外一个事实就是,当时沛县县令准备召回在外沛县子弟起兵反秦时,因为听到回来的那些人是刘邦带队,所以瞬间便翻脸了,这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刘邦在沛县的特殊地位。
总之一句话,吕氏家族来沛县绝对不是因为病急乱投医,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事实上,吕氏家族的计划也是相当正确的,随着刘邦在沛县站住了脚跟,紧跟其后,丰县的刘氏家族也宣布丰邑从此归属沛公刘邦麾下。而吕氏家族的子弟,也就从这时正式加入了刘邦麾下。
但是很显然,根据其他功侯的部分记录我们可以看出,吕氏家族加入刘邦麾下,并不是那种完全的加入,而是有一定自主性的加入,换句话说,吕氏家族更像是刘邦的一个合伙人。但又因为吕雉的关系,所以吕氏家族和刘邦的关系又非常亲密。
而随着刘邦水涨船高,成了汉王,自然吕氏家族的实力也是愈加强横。
然后,平定三秦之后,刘邦集结汉军主力以及诸侯联军直扑西楚首都彭城,而在此时,吕氏家族的当家人吕泽却带领归属于自家的军队去了砀郡,并拒绝和刘邦一起去彭城。
随后才有了刘邦彭城兵败,无奈之下,只得暂时归附在吕泽麾下,所以才能被史家无奈的记录为“从之”。然后,正是在吕泽的帮助下,刘邦才得以顺利回到荥阳,并一步步重新恢复实力。
然后,在吕泽军的基础上,汉军遂得到重生,而后便是刘邦领一路军在荥阳和项羽对峙,而大将军韩信则领另外一支军队东征各地诸侯。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就是,无论是在大将军韩信麾下,还是在刘邦麾下,吕泽的那些嫡系部下都是客观存在的。
而汉军中最为耀眼的将星,无疑就是那位斩杀西楚名将龙且而晋升大司马的丁复了,他正是吕泽嫡系中的嫡系,所以,一方面是靠着赫赫战功,一方面是靠着吕泽的关系,遂以七千八百户位列大汉封侯食邑排行第五位。
然,同样是因为丁复和吕氏家族的关系,所以也让他在后期排位汉初十八功侯时,丁复只能排到第十七。当然,多说一句,排名第十八的虫达也是吕泽的嫡系。所以,一切就很明显了。
总而言之,吕氏家族在汉军中是有着非常强的影响力的。
其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之后为何吕后动手杀戮那几位诸侯王时,几乎很少有人反对。其实,不是大家不反对吕雉,而是大家无法反对吕家。
故而,就笔者认为,吕泽虽然没有任何记录可以证明他在汉军中担任过什么官职,但是仅仅从其对汉军的影响力来看,吕泽是汉军副帅的这种说法,至少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如此,吕泽既有如此权势,那么在汉初,自然是应有更大的舞台施展其才能的,但却因为早死,也就没机会了。
六年正月丙戌,令武侯吕泽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六年正月丙戌日,吕泽受封周吕侯。
九年,子台封郦侯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八年,吕泽病逝,汉庭为其谥号,令武侯。
所以说,吕泽死的的确有点早了,不过,吕泽虽死,却不代表吕氏家族就会衰退了。吕泽的弟弟吕释之相比吕泽而言,却更为强悍,尤其是在刘邦最后的那几年里,吕释之屡次操控朝政,甚至一度胁迫张良等一众大臣来共保太子刘盈。
所以,到汉十二年刘邦驾崩后,当太子刘盈登基那一刻起,吕氏家族遂真正得以号为天下雄。而在孝惠帝死后的两位少帝期间,吕后当政之时,吕氏家族更是权倾朝野,一度成为了大汉帝国的真正主宰。
当然,奠定了吕氏家族基础的吕泽,自然也是被吕后不断追封:
【集解】:徐广曰:“名泽,高祖八年卒,谥令武侯,追谥曰悼武王。”
最终,吕泽遂成为了悼武王。
(完)